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0-3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日期:2018-12-17 来源: 作者:admin

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

摘要:在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建院4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40年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总体思路”:“一个战略目标”、“三条基本经验”、“五个三”工作总思路、“八个坚定不移”重要遵循。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40周年 哲学社会科学 总体思路 战略任务

 

 

中国经济改革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性难题的突破

作者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二者如何实现有效结合,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性难题。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传统理解,否认二者统一的可能性。中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关于二者结合的实践及理论探索,均以放弃公有制而告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的根本特征,在于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有制 市场机制 混合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的基础命题和原则立场

成林(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要:历史进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思想。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对历史进步思想的否定,实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从而也是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否定。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必须回应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历史规律、历史决定论和历史目的论等三个基础性命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指责,以澄清问题并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这种历史规律本质上也就是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被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加以把握和认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进步是被历史规律决定了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就是一种历史决定论。但这种历史决定论不是某种单一的或机械的决定论(无论唯经济决定论抑或唯生产力决定论),而是既考量必然性和客观性、也考量偶然性和主观能动性;既强调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也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反作用等的辩证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历史目的论,尽管它确实也在“现实的人及其有目的的活动”这一语义上谈论“历史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认为,正是现实的人及其合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历史活动,最终才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关键词:历史进步思想 历史规律 历史决定论 历史目的论

  

 

公共卫生支出增长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李永友(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教授)

  摘要:2009年“新医改”之后,中国公共卫生支出明显增长,由此带来医疗服务供给的大幅度扩张。利用补偿变化法和2010—2014年CFPS入户调查数据,基于门诊服务扩张的研究发现,公共卫生支出增长的边际受益更多流向了低收入群体,但由于同时诊疗费不断上升,低收入群体承担了较高的医疗服务成本。未来政府应在继续增加投入、扩大医疗服务供给的同时,改变医疗服务财政补助的结构,提高门诊服务使用的财政补助,降低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使用成本,使解决低收入群体“看病贵”问题进一步落到实处。

  关键词:边际受益归宿 需求弹性 补偿变化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成伯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摘要:情感体制是指一定时期在一定社会领域中围绕一套规范情感及其表达而展开的话语和实践。情感体制的视角可以为我们揭示个人感受与社会结构之间交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一种分析思路。伴随当代社会在三个关键领域发生的变迁,情感体制也相应呈现三种类型,即工作领域的整饰体制、消费领域的体验体制以及交往领域的表演体制。三种体制之间既有张力也有交叉重叠,由此而衍生出各种复杂情形。同时,在诸种情感体制中也潜含着共同的趋向并由此导致共通性的情感现象。基于情感体制的分析和诊断,为理解和解决当代情感问题提供了社会学的思路。

  关键词:情感体制 整饰 体验 表演

 

 

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实现

蔡立东(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专职研究人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姜楠(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农地三权分置是中国特色现代农地制度的核心,是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改革的既定选择,旨在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破解农地融资困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地三权分置政策向可运作的法律实现机制转化,应当以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为前提,以稳定农地既有法权关系为基础,以农地权利财产化为指向。中央农地政策上的农户承包权即为现行法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派生出土地经营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据权利行使的用益物权发生逻辑,土地经营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行使其权利而设定的次级用益物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法构造为“用益物权—次级用益物权”。在解释论层面,囿于物权法定原则,土地经营权原本并非物权,但其设定一经登记,即获得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并受侵权责任法保护。在立法论层面,未来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应当将土地经营权上升为法定的用益物权,进而实现土地经营权的法定化。

  关键词:农地三权分置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户承包权 土地经营权

  

 

大国司法理念与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何其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摘要:中国国际民事诉讼的发展应当回应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作为经济大国,中国需要借助国际民事诉讼制度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利益;作为法治大国,中国需要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增强本国司法制度在全球争议解决市场的吸引力。考虑到司法制度是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权衡因素,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全球竞争力应当成为中国司法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为提升、完善国际民事诉讼制度,中国应强调大国司法理念,重视大国司法制度的竞争性、服务性和斗争中的合作性特征,并着重于以下改革:一是规定专门的国际民事管辖权制度,增加竞争性管辖权事项;二是增强中国国际民事诉讼的专业化服务能力,突出当事人权利保护的便利,在商事领域注重审判机构的专业化;三是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推进中国判决的全球化流动。

  关键词:大国司法理念 国际民事诉讼 全球竞争力 判决的承认和执行

 

 

“文学作品意义之源”笔谈

文学作品意义之源——20世纪西方文论史视角  托马斯·帕威尔

略论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一个诠释学视角的考察  朱立元

复杂性:关于一个古典美学概念的评论  海因茨·徳吕格

文学作品意义的关系属性  高楠

 

  编者按: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以“作者的死亡”、“读者的诞生”等命题摧毁了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垄断地位,并以读者身份宣称自己才是文学作品及其意义的建构者。这一倾向越来越受到学界的质疑和批评,正如张江教授所言,文本、作者总是不经意地表现在语言、风格、文本结构以及“看不见”的筹划中,承认作者、作者意图的在场性是正确、恰当理解和阐释文本、探寻文学作品意义之源的基本前提。为推动这一讨论,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文章,对“文学作品意义之源”展开探讨。美国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托马斯·帕威尔(Thomas Pavel)认为,在历史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的文论思潮变迁中存在一种趋势,即强调文学与现实的关联,依据当前政治解释经典与当代文学作品,现实固然重要,但其中隐含的“功利性”会导致规范文学意义探寻标准、文本主旨与作者原本意图的弱化;作品意义存在三种经验之源,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更需要得到充分而全新的关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认为,文学作品意义的探寻需要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一般方法论诠释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存在论诠释学为其理论资源;他认同张江教授对贝蒂的分析:贝蒂“方法论诠释学”既避免历史客观主义的天真,也避免主观主义,能恰当诠释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作者、作品文本和读者三要素动态流程中不断生成的。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歌德学院教授海因茨·德吕格(Heinz Drügh)认为,阐释主体要直面文学文本,再现心理、美学、文本细节中体现的丰富性和微妙性,并有意识地、程序性地离开主流的理解方式;要张扬自主性审美,就要远离文化产业的娱乐旨趣,领悟存在之艰辛,发掘新的、能反映社会状况的美学形式。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高楠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与接受者的关系,意义在接受中生成知觉表象、共相一般、历史延续等多重形态。

 

 

《乌托邦》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关于翻译史及其版本的学术考察

高放(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摘要:1516年12月下旬出版的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是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乌托邦》问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迄今已经有500年光辉历程。《乌托邦》从1903—1934年在我国书刊中初步传播,到1935年刘麟生的第一个中译本出版,1956年戴镏龄的第二个中译本问世(1982年修订再版),199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已陆续推出13个中译本,台湾地区也出版了4个新译本。我国早期书刊和上述中译本的出版,对《乌托邦》关于社会主义理想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启蒙和鼓舞了中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的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几乎与乌托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同步。正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空想,又继承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想,更超越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方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式的空想到历史实践中的科学的转变,推动中国革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进程中最终走向了成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历史性展开,致力于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 《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