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0-3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日期:2018-12-17 来源: 作者:admin

1、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视角

周  华,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戴德明,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刘俊海,法学博士,中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叶建明,芝加哥大学统计学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会计学博士,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厦门 361005)。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因具有严重的顺周期效应而备受指责。该准则下的财务报表混合列报会计数据和金融分析数据,导致财务报表的公益作用大为减弱。运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分析说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减值会计均有弊端。坚持“根据法律事实记账”的原则,采取“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披露”的方式,在财务报表中区分法律事实和金融预期,是妥善解决企业财务报表遵循国内法律和兼顾国际趋同这一矛盾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虚拟资本 历史成本 法律事实

 

2、中国企业成长中的规模分布——基于大企业的研究

王永进,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教授(天津  300071);

盛  丹,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天津300071);

李坤望,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天津  300071)。

摘要:中国企业成长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便出现急剧的负增长,致使大企业数目偏少,成为“中国大企业缺失之谜”。借鉴Shimomura和Thisse的思路,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运用De Loecker和Warzynski方法以及Boone指标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竞争缺乏和差别化政策均显著抑制了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长。受政府扶植和补贴企业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垄断地位,帮助其在短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但也使得这些企业缺乏足够的激励进行技术创新,阻碍企业的成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亟需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关键词:政府扶持 进入壁垒 企业成长 大企业缺失之谜

 

3、古诗阅读的认知机制:来自眼动的证据

陈庆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南京 210097);

杨亦鸣,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徐州 221009)。

摘要:诗歌是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中国古代诗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甚至形成了中国人在写作和阅读中对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之文句的特殊偏好。采用眼球追踪技术考查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押韵和诗意理解的认知机制,发现中国古代诗歌阅读具有全时程的押韵效应,即押韵预期在早期阶段对诗歌韵律生成的调控和在晚期阶段对诗歌语义理解的制约,使得中国人在阅读过程中期待声律和谐、形意相合的文句。据此展开的相关研究,可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语篇加工机制的探索提供初步的科学路径。

关键词:诗歌 押韵 眼动 认知机制

 

4、老龄化背景下子女对父母的多样化支持:观念与行为

胡安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与以家庭为依托的基本养老模式决定了子女对父母的支持直接影响到大多数老龄人口的生活水平。现有理论指出,在社会转型期,孝道的内涵逐渐从传统意义上强调父母子女之间的辈分关系和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义务,转向相互亲情与辈分权威并存的双元模型。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的数据,探讨了权威性孝道与相互性孝道这两个孝道基本维度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孝行产生联系。多元线性模型的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强调权威关系和子女角色义务的权威性孝道更能促进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而强调亲情、代际对等地位的相互性孝道则显著促进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性支持。与之对比,孝道的这两个基本维度都无法显著提升子女对父母的劳动力支持。进一步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权威性孝道和经济支持之间的联系在年龄低的群体中更显著。此外,对于男性而言,权威性孝道与对父母的劳动力支持之间存在边际显著的正向关系。

关键词:孝道双元模型 权威性孝道 相互性孝道 情感支持 经济支持

 

5、反垄断法分析模式的中国选择

叶卫平,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深圳 518060)。

摘要:现代反垄断法分析模式是反垄断法适用的核心环节。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执法和司法机关在分析模式的适用上存在差异,导致同案不同判等有悖法制统一性的后果。选择恰当的反垄断法分析模式,应兼顾经济分析和法律形式主义两方面的可能贡献,在借鉴国外成熟制度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当前中国反垄断法制度构成、实施机关能力和经济分析供给状况等约束性条件,确保分析模式选择与经济分析的复杂程度、实施机关的专业水平以及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守法成本等相互匹配。在制度设计上,应审慎解释立法目的条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为类型化处理模式,规范全面分析的分析模式的适用,发挥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作用,完善分析模式相关的配套制度并提升公权机关实施法律的能力。

关键词:反垄断 反垄断法分析模式 经济分析 法律形式主义 法制统一性

 

6、公司法中的契约自由——以股权处分抑制条款为视角

冯  果,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 430072);

段丙华,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2)。

摘要:在个体法与团体法的不同视角下,股东权利处分不仅体现为个人财产权处分,更被视为公司组织体的交易行为。股权处分行为已经超越民法上的契约交易,呈现出商事法上组织交易的特征。公司章程及立法中普遍存在股权处分抑制条款,这正是股东意志自我约束和来自公司团体意志乃至社会公共意志限制的反映,体现了股东与公司之间复杂的意志关系。组织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简单地套用合同理论处理与商事组织有关的商事纠纷具有局限性。公司法上自治界分的实质是维护组织体信赖关系的和谐、追求组织治理稳定与实现法益平衡。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均应在强调股东自治优先的同时保证法律的底线,妥当地处理好处分股东与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和平衡。

关键词:股权处分 抑制条款 组织交易 公司自治 股东自治

 

7、半殖民地中国“假洋鬼子”的文学构型

李永东,文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400715)。

摘要:“假洋鬼子”是半殖民地中国的伴生物,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的复杂性紧密相关,它是透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意愿与矛盾的一面镜子。文学中的“假洋鬼子”形象可分为喜剧型、悲剧型和悲喜剧混杂型三种,并经历了以下嬗变:从“中西合污的纨绔子弟”,到“新旧彷徨的求新变异者”,到“身份犹疑的留学生”,再到“挟洋自重的市侩洋奴”。“假洋鬼子”的文学构型是以半殖民地社会为基础背景,以文化身份为重点,沿着身体身份、民族身份、社会身份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辫子与思想启蒙、乔装与身份认同、权势与复制时光等表述上,“假洋鬼子”文学形象有其独特分析透视价值。这一文学形象隐含着半殖民地知识分子特殊的生命境遇、尴尬的身份、变异的文化心态,从中折射出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曲折与困境。以科学、批判的眼光,深入分析“假洋鬼子”文学形象,对于确立文化自信和重建中国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假洋鬼子 文学构型 半殖民地 身体政治 文化身份

 

8、从佃户到田面主:宋代土地产权形态的演变

戴建国,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234)。

摘要:历史上的永佃权和田底田面权最初产生于宋代。宋代日趋成熟的典权关系为土地流通、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地权的进一步分化,为后来田底、田面权的流行提供了条件。北宋时官田佃户的永佃权事实上已经形成。到南宋,独立的田面权在官田中已经清晰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田租佃关系中也已经产生了永佃权。在民田方面,宋代佃农已经拥有稳固的租佃权,但永佃权尚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只在局部地区出现。宋代土地产权多元化的发育成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于进一步激发产权权能所属各方的经营和生产积极性,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对明清时期的土地产权关系和中国传统社会后期乡村经济的发展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宋代 土地产权形态 典权 永佃权 田底田面权

 

9、中美对外援助的国际政治意义——以联合国大会投票为例

庞珣,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084);

王帅,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摘要: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中美关系和现有国际秩序的影响,是当今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理论命题。通过实证研究,从对外援助的视角考察中国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美国利用其对外援助在联合国大会“买投票”的效果,可以发现中国外援通过外交政策偏好机制、脆弱性机制和可信性机制降低了美国外援对联合国大会投票的操控能力。但这并不是中国的主观战略选择,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以中美外援在国际政治中的博弈为切入点,直面中美之间真实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将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也有助于理解对中美关系进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对外援助 联大投票 中美关系 结构性竞争 战略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