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0-3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日期:2016-07-15 来源: 作者:admin

1. 问题与辨析:新文化运动再反思

编者按:新 文化运动标志着科学与民主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与启蒙意义。但在近二十年的某些所谓“反 思”当中,其开辟中华民族新文化前进方向的形象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颠覆。今年恰逢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为正本清源,本刊约请相关学者以笔谈的形式,对近二 十年来的某些“反思”进行再检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提出,新文化运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思想高峰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科学世界观的 创造性应用,更在于强调人的解放与新道德的统一,因此新派人士拣择西方思想中的可用成分,与中国固有思想相结合,针对当时中国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加以运 用。如是,新文化运动树起了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谢地坤认为,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如何认识其与启蒙的关 系,对于我们继承五四传统、促进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而其主将在启蒙方面所 表现出的矛盾,则源于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动荡,事实上,新文化运动不局限于文化领域,后来的革命与战争都是其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陈卫平认为,新文化运动所要“猛勇”攻击的,是封建专制主义,并通过清除传统文化中沉淀的渣滓,达到重建新文化之基础 的目标。同时,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非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在破除经学传统之时,强调以科学精神研究传统文化,将其思想纳入现代学科体 系当中而使之重新焕发生机。澳门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朱寿桐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价值照亮了新文学当中那些“文明的碎片”,汇聚了来自西方的、强势牵引新 文学产生的能量,并以某种偏激态度激发后者。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民主与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对新文学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文化特性产生了本源性的决定作 用,我们仍有必要重申新文学的发生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必然联系。

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陈廷湘

  永恒的“五四”:启蒙与思想解放  谢地坤

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之辨析  陈卫平

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内在必然性  朱寿桐

 

2. 第一国际的共产主义活动与社会主义政党政治逻辑

摘要:在19世纪时代背景下,第一国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早期“社会主义国际联合组织”为载体,以夺取政权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积极展开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有力地回应了无产阶级理论自觉与组织化斗争的时代诉求,并对20世 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动展开和民族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在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域下,第一国际继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启了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序幕之 后,以新的组织形态、理论观点和政治实践的互动发展,改变了资本主义政党政治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为其后的第二国际、共产国际以及被压迫民族国家内社会主 义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发展,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创造与实践创新的历史遗产。尽管第一国际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实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以及发展阶段上的“初级性” 和实践中的“尝试性”,但无论在组织载体、价值指向、活动内容,还是在思想指导、实践模式以及策略原则等方面,都对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深入发展具有奠基意 义和开创价值。

关键词:第一国际 共产主义活动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政党政治

作者王韶兴,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济南 250100)。

 

 

 

3. 重思“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视角

摘要:对比分析西方哲学传统中以柏拉图哲学为代表的“metaphysics”与中国哲学传统中以儒家哲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西方metaphysics所包括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两部分泾渭分明,而在中国哲学中,二者则相互贯通。如将现代中国哲学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形而上学”建构视作对于西方“metaphysics” 的回应,通过进一步考察“援中入西”所可能产生的理论效果可以发现,当前中西哲学发展的前提与前景在于世界哲学的共生共成,以及双方应当如何在这一格局下 自处和发展。在一个世界哲学“彼此互动”、“共生共成”的整体脉络中,中国哲学传统对于当今西方哲学的发展能够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不 囿于中西哲学的传统而去思考一些人类经验普遍面对的根本哲学问题。

关键词:Metaphysics 形而上学 中国哲学 世界哲学 援中入西

作者彭国翔,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杭州 310028)。

 

 

 

4. 迈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全球治理——基于“问题—主体—机制”框架的分析

摘要:全球治理概念产生于国际政治理论研究领域,但其远离现实问题的理论探讨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反思。21世 纪以来,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全球治理研究逐渐成为新趋势,中国学界对此还缺乏重视。以公共管理研究视角构建治理“问题—主体—机制”的分析框架,将二战以 后的全球治理实践活动归纳为全球治理旧范式,以此分析过去二三十年世界变化所引发的治理问题和治理主体的变化及其导致的传统治理机制失灵与不足,可以反映 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结构性转变。在全球治理新范式中,治理的问题、主体和机制及其关系都更为复杂,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观念也需要随之发生转变,因而亟需一 种新的研究议程。

关键词:全球治理 公共管理 范式转变 “问题—主体—机制”框架

作者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俞晗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

 

 

 

5.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摘要: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界定和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业务,可以发现:中 国影子银行业务包括银行通过资产创造负债的会计手段创造信用货币所形成的银行影子,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货币转移途径扩张信用形成的传统影子银行。从银 行资产负债表出发,用扣除法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度发现,银行影子在信用货币创造中占比较高,对经济运行和社会财富分配有重大影响。故有必要明确划定 银行扩张资产创造信用货币的边界,针对银行影子和传统影子银行分别设计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关键词:银行影子 传统影子银行 信用货币 银行会计制度 

作者孙国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研究员(北京 100800);贾君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29)。

 

 

 

6. 省级教育经费统筹改革的分配效果

摘要:2006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新体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较大分歧。基于访谈和对西部某省所有小学2008—2013年 校级数据分析,发现省级统筹改革是一个组合式改革,包括普惠性项目和特惠性项目,二者配置原则、受惠对象和分配效果均不同。利用普惠性投入保障基本的经常 性开支需求,利用特惠性投入保障非经常性开支需求,尤其是薄弱学校的发展性需求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两类项目投入力度的相对变化,影响生均教育 经费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校际差距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并有助于降低生均办学条件的不平等程度。教育投入需考虑薄弱学校的补偿性需求,省级统筹应根据学生 流动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区分普惠式和特惠式经费投入,以确保特惠式投入精准到位,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省级统筹 教育公平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作者赵力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玲,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教授(重庆 400715)。

 

 

 

7. 论法律意识形态

摘要:在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保障社会自治和个人权利的时代背景下,对当代中国既有的法律意识形态进行创新成为历史必然。通过梳理国家治理体系现 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价值观和思考方式,从中提炼出关于秩序正统性的若干种最基本的理论主张: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文化传统或民族精神、社群主义性质的公共 哲学以及科学的历史唯物论,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现代法治精神存在内在矛盾。某种具有政府、市场、社会三元结构的国家观应该成为未来中国的法律意识形 态,公正程序则构成整合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法律意识形态 解释性转换 价值三分法 公正程序

作者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 200030)。

 

 

8. 公序良俗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区分

摘要:我 国民法理论尚未对“为什么民法同时需要诚实信用与公序良俗两个原则”作出根本的回答,实践中在这两个原则的裁判适用上还存在严重的模糊和混淆。公序良俗原 则针对法律行为的内容进行“内容审查”,诚实信用原则针对权利的具体行使行为进行“行使审查”,两原则在适用范围、保护对象、标准设立、法律效果上有重大 差异。在格式条款这一特殊领域,出现了以诚信原则进行“内容审查”的现象,这是追求结果的高度均衡这一目的所决定的,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公序良俗与诚实信用 两个标准的差异性。

关键词:公序良俗 诚实信用 内容审查 行使审查

作者于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088)。

 

 

9. 论古典小说、戏曲中的词“别是一家”

摘要:中 国古典小说、戏曲中的羼入韵文,因创作之文人传统和书会传统的不同,可分为“文备众体”和“体适众文”两大类型。词作为其中的后起之秀,不仅有与诗歌相同 的常态功能,还有一些别于诗歌的独特体性。如南戏、传奇中开场词的檃括之法,明文言小说中词的情致书写等,都是对两宋词学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扬,鲜明地展 现了宋人所谓词“别是一家”的文体特性。而古典小说、戏曲同生共长的发展系统,又使檃括、情致等词学传统,得以在其他叙事类文体中推广开来。从古典叙事文 学转型的角度来看,元明词的发展,实有一条埋在小说、戏曲中的从艺人之词到文人之词的线索。其对唐宋文人词的因袭和借鉴,及与元明词整体不振局面的对照, 都不失为对南宋以后文人词史的一个有益补充。

关键词:羼入词 檃括 情致 别是一家

作者叶晔,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杭州 310028)。

 

 

10. 先秦话语中黄帝身份的衍生及相关文献形成

摘要:先 秦时期黄帝被“百家言”的起点,是自古相传的黄帝故事和言辞。春秋时期对黄帝故事的言说主要集中于德行和征战,二者在《逸周书·尝麦解》中得到了结合。同 时,黄帝与炎帝征战也衍变成黄帝与蚩尤的对抗,原因在于炎帝德行的流布以及黄、炎后裔的合流,随后黄帝故事风行于战国。黄帝言辞源于“先王之书”,它们使 黄帝成为“先王之道”的代表;战国时期,黄帝先以言说内容的形式出现,随后变成独立的言说主体,并以“师”的身份进行训诫;在此基础上,黄帝的身份在师徒 之间变换而又偏向于“徒”,与之对话的人物多出于虚构,至此黄帝完全成为诸子学派的代言人。

关键词:战国诸子 黄帝 炎帝 先王之书 黄帝四经

作者刘全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