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0-3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日期:2021-07-30 来源: 作者:qkw

image.png

意识形态自觉与价值理性认同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及其实践领域的理论热点与重大课题,意识形态自觉与价值理性认同具有逻辑同构关系。前者关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精神自觉,出发点在于建构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精神相融合的理论话语;后者涉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与价值认同问题,关节点在于多维辨思核心价值认同的直接现实性及其精神机制实现的动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需要达成两者的精神整合,但工具主义倾向以及纯粹的文化观念形态分析路径未能解决核心价值认同中的悖论,从而无法贯通“意识形态自觉”与“价值理性认同”的整合机制。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可以诉诸伦理生态视域,推动价值共同体的培育以及基于制度设计与公共政策建构的普遍性价值实践,不仅超越“个体”与“实体”的矛盾与对立,而且贯通“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本体世界—生活世界—个体世界”精神链,从而建构“实体价值意识”与“个性价值自由”、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统一的精神价值生态。掘进于此的实践路向已经表明,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理念结构需要获得理论与现实的解释力,聚合为意识形态自觉与价值理性认同之间生态整合的实践形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 价值理性


作者:成长春,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教授(南通 226019);张廷干,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兼职研究员(南通 226019);汤荣光,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研究员(南通 226019)。

理顺关系与国家治理结构的塑造

摘要:在政府各类文件中,理顺关系往往与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放在一起表述。不理解关系及关系的理顺,就无法理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理顺关系包括四个维度: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经济与社会、政府与社会,其理顺路径可以归纳为分开、保留与延迟。一方面,这三条路径的相互抵牾,影响了中国国家治理结构,并使其在闭合和开放中寻求平衡;另一方面,理顺关系的路径行程,根源又在于中国国家治理同时并存的总体性诉求和现代性诉求。可以说,理顺关系再塑了中国国家治理特质。在持续不断的理顺中,中国国家治理的一些重要要素也发生了关键性变化。从理顺关系角度而言,更大系统的“关系”的开放性吸纳,对未来中国国家治理的变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理顺关系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结构


作者:何艳玲,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广州 510275)。

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模式

摘要: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形式,法治模式是网络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网络社会的本质,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等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聚合而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格局和结构形态,是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各种关系的单一或综合反映、延伸和表达。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模式,是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网络社会治理要素、治理结构、治理程序、治理功能纳入法治范围及运行轨道的治理理论、制度与实践。梳理回顾我国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有益经验,反思现存立法、执法和司法困境,可以构建出规范完备、实施高效、监督严密、保障有力的中国特色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制度体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网、办网、用网、护网,实现网络社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发展,推进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网络社会 法治模式 网络治理 法治 治理


作者:徐汉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武汉 430073);张新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3)。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性跨越

摘要:《民法通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部具有民法总则性质的民法单行法,通过确立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和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制度,宣示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建立较为完整的民事责任制度等立法举措,唤起了民众的民事权利意识,保障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民法典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法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民法学为当代民法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为实现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跨越注入强大动力,因而民法典编纂具备了必要条件。《民法总则》的制定完成,适应时代经济、人文和法治特征的要求,彰显民法典的人文主义立场和精神,迎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保障人对新型权利及其客体的享有和支配,标志着《民法通则》完成了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当代民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奠定了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础和分则各编的框架和内容。


关键词:民法总则 民法通则 中国当代民法 人文主义 科技发展


作者:杨立新,天津大学法学院卓越教授(天津 300072)。

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

摘要:探讨影响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的因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检验家庭结构与初中学生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中间机制发现:第一,家庭结构影响孩子的发展,与父母亲双方共同居住(双亲家庭)的孩子的教育和社会心理发展水平均优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缺失家庭的孩子。第二,家庭结构一定程度上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育参与这两个机制作用于孩子的发展。第三,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对子女发展的作用有差异,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发展更加重要,而父亲对孩子的社会心理发展更加重要。另外,家庭结构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异质性,非双亲家庭更多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与成年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密切相关,因此父母亲在养育方面的缺位对孩子发展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学界和政策研究者的重视。


关键词:家庭结构 教育发展 社会心理发展 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教育参与


作者:吴愈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 210023);王鹏,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济南 250100);杜思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 210023)。

教育扩张与教育的代际流动性

摘要:根据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对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以及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人群受益分布进行分析。教育扩张总体上提高了教育流动性,降低了受教育程度代际向下流动的可能性,提高了代际受教育程度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但不同家庭在教育扩张中的获益特征与城乡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密切相关。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子女,从基础教育扩张中获得了更大的改善;高等教育扩张对于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中的子女以及城镇子女,具有更为积极的贡献。从不同出生组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变化来看,教育扩张对于提高教育流动性的效应在逐渐下降。因此,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在政策层面进行积极的调整。


关键词:教育代际流动性 教育扩张 教育机会不平等 城乡差距


作者:罗楚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刘晓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煤炭需求

摘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煤炭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出现背离。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建立分析经济变动与煤炭需求关联关系的框架,并考虑技术进步、煤炭质量变动以及电源结构变化对煤炭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形成周期的波动是煤炭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旦资本形成增长回升,煤炭需求将会反弹。基于不同约束条件,进一步预测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产业结构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联动变化表明,需要加快清洁能源发展速度,同时对环境治理和低碳发展的规划制订要更为谨慎。


关键词:煤炭需求 投入产出分析 资本形成 低碳发展 需求预测


作者:林伯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厦门 361005);吴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厦门 361005)。

中国早期书写的三种形态

摘要:书写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不断的重要方式,甲骨文、金文和典册文是中国早期文献的三种主要书写形态。它们运用不同的书写工具,有不同的书写方式,承担着不同的文化功能,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在中华文化史上各自具有独特价值。甲骨文和金文以实物传承的方式,向后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早期书写技术和制度文化建设所能达到的高度,但它们都属于具有神圣色彩的特殊书写,在中华精神文明传承过程中影响有限。要充分认识三种书写形态特点,特别是认识中国早期典册文献所承载的历史事实与文化精神双重记忆的功能,将其进行分层研究,与甲骨文、金文书写互补,与当代丰富的考古学成果相互发明相互印证,进而从中华文明的物质考古深入到精神考古,开创早期文明史研究的新局面。


关键词:书写 甲骨文 金文 典册文 精神考古


作者: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089)。

欧洲中世纪教会经济立法及其伦理

摘要:中世纪基督教会通过大公会议颁布过大量有关经济的法律,这些法律以保护教会财产为中心,约束教职人员的经济行为并调整教会和世俗的经济关系。由于教会法的独特特征,它以神罚和世俗罚的双重惩戒来落实法律。教会的经济立法行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现实目的性,即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教会的财产不受侵害,而并非仅仅为了伸张神学伦理。神学伦理一方面为教会立法的正当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则扩张了教会法的法律效力和管辖范围,使教会经济立法突破自身限制,对教俗两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中世纪 教会 经济立法 大公会议 神学伦理


作者:赵立行,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 200438)。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