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0-3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

日期:2021-08-09 来源: 作者:qkw

image.png

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

摘要:中国贫困治理特别是“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模式”并发展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的贫困治理模式成功地将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力转换为一种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将贫困人口的个人福利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发挥了中央权威的理性化优势,激发了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以福利分配为导向的贫困治理,是一种普遍的“人民福利”,而不是排他的少数人的特权;是一种基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而不是为赢得选举而安抚选民的功利手段;是一种旨在帮助贫困人口形成致富能力的发展意义上的分配制度,而不是“托底式”的功利性社会救济。中国的贫困治理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同时,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以西方为师的理论贫乏与制度枯竭的困境,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替代方案。

关键词:贫困治理  福利分配  精准脱贫  中国模式

作者谢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200030)。


乡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

摘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乡村建设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也是需用力解决的短板、难点和重点。从现代化和现代性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在价值、制度和结构、主体性自觉和美好生活追求三个维度上,深入探讨乡村建设推进的实践逻辑。研究表明,小康价值引领着乡村建设从经济发展逐渐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和治理五个方面推进,融入国家整体性现代化发展进程;推进城乡制度和政策改革与创新,破除区隔城乡的不平等和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社会权利和机会体制,是乡村建设实践的核心内涵;而村民主体性自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则成为乡村建设的动力机制和最根本的目标追求。乡村建设在价值引领、制度和政策改革及创新、村民主体性自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复杂关联,只有三者之间达成良性循环,乡村建设才可能取得明显进展和成功。这样的实践逻辑为后续的乡村振兴以及后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可以因循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  乡村建设  现代化  美好生活

作者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核心指标的变迁——从MPS的国民收入向SNA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转变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苏联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采用MPS的国民收入。改革开放以后,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变为产生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账户体系(SNA),相应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从MPS的国民收入转变为SNA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归纳中国MPS的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内容,阐述从MPS的国民收入核算向SNA的GDP核算的转变过程、转变方法和国际可比性的不断提升,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研究工作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核心指标的发展变化情况,更能够为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变迁,从而更为客观地研究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变化,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MPS  SNA  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作者许宪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084)。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

摘要: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理解、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理论与方法。以自然选择为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出伦理选择理论,并建构以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环境、自由意志、理性意志等术语为核心的批评话语体系,为这一批评方法的运用奠定基础。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中,以大脑为载体的脑文本、书写材料为载体的书写文本和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文本,构成文学的三大文本形式;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以脑文本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文本理论。在文学起源上,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源于人类伦理表达之需,将文学视为道德的产物,坚持文学批评的道德责任,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文学的审美是非功能化的,它主要是通向和实现教诲功能的途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体现中国学者提出原创性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努力,对于扩大中国文学理论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  教诲  审美

作者聂珍钊,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杭州310058)。


十六至十九世纪中日货币流通制度演进路径的分流

摘要:16—19世纪中日两国货币流通制度的演进路径发生两次重要分流。第一次分流发生在16世纪中下叶以降,从货币发行管理权的视角看,中国是“主导权下移”,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货币称量银化,以及政府货币发行权动摇、弱化了对核心货币的管理干预能力;日本则是“主导权上移”,表现为幕府建立了政府主导的金银铜三货制度,有能力多次改铸货币、调节货币流通市场。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在建立近代货币金融体制的过程中呈现出更明显的分流。中国货币金融制度不但发展迟缓,而且呈现出混乱不堪的局面,货币主权遭遇严重侵蚀;日本较早且较顺利地建立起近代货币金融制度,确立了国家货币主权。这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也彰显了国家金融能力的传统特质对构建近代金融体制的深层次作用,折射出历史遗产的路径依赖对于制度变迁的深层影响。

关键词:中国  日本  货币  分流

作者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邱永志,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副教授(南昌330013)。


从“代理”到“替代”的技术与正在“过时”的人类?

摘要:技术哲学应成为当代“第一哲学”,更多关注技术向何处去、人文科学向何处去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等问题。指向“身外自然”的技术无论怎样都只是“人体器官的延长”,只是人的“代理者”;但指向人的“身体自然”自身的技术则日益显示出对自然人体的“替代”作用。当代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分别代表着两条对自然人体进行“替代”的技术路线。“替代”是人类技术向后人类技术、“人类中心论人文主义”向“后人文主义”转变的核心主题,也应当成为当代“第一哲学”的第一主题。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或对技术本质的再追问,离不开对“过时的人”、“普罗米修斯差异对比法则”、“后人类/后人文”(posthuman)、“算法本体论”、“数字人文的后人文含义”、“作者之死—经典之死—经典阅读之死”等系列概念的辨析和梳理。

关键词:人的过时性  后人类/后人文  算法本体论  欲望生产

作者李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自我的“困难问题”与模块自我论

摘要:国际学界当前围绕有我与无我的争论,特别是碎片化自我论兴盛所引发的探讨,不仅将“有无自我”这类经典问题推向了本领域的焦点地位,而且还引出了在没有同一性的物质性身体上,如何可能产生出具有跨时同一性的自我之类的“困难问题”。要想对这些问题做正本清源、切实有效的研究,必须从自我感而非从关于自我的预设出发。在切入关于自我的本体论和同一性问题时,必须优先解决里面的形而上学问题。同一性概念具有规范性特点,可指包含着差异性、间断性、变动性的具体同一性。据此,有理由论证自我有绵延生命始终的同一性。“自我”所要表示的是一种超越已有本体论范畴的特殊的存在样式,可称作“最低限度”的实在,在人的深层心理本质结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既与诸心理、身体样式相互依赖又相互区别,可看作是人身上客观存在的大量模块中的一种具有中心和统摄地位的特殊模块。由于它不能归结为心身,因此在重构人的整体的概念图式时,应一并思考它们三者及其与人的关系。

关键词:无我  碎片化自我  同一性  模块  人的概念图式

作者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武汉430079)。


网络叙事的生成机制及其群体传播的互文性

摘要:网络叙事的复杂性及其对社会事件、社会态度、社会情绪等的重要影响,使传统叙事理论在网络叙事中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网络叙事生成机制是理解网络传播的内在逻辑起点,事件相关体、文本集合体和具体文本作为网络叙事的有机构造,形塑了网络文本的互文性生存和动态性层累。围绕同一事件相关体,具体文本与文本集合体内的前文本、后文本、同步文本之间形成了文本意义的普遍多向共建,而文本客体、传播主体和网络群体传播语境共同架构起网络叙事意义的阐释系统。网络叙事的生成机制和生命力不仅为网络传播的活跃性提供了保障,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量,对社会交往乃至人类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网络叙事  事件相关体  文本集合体  互文性  叙事学

作者隋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北京100026);唐忠敏,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讲师(成都610066)。


著作权法中的公众使用权

摘要:规范分析有助于探究著作权制度的基础,并对著作权法律规范进行批判性审视。“作者—著作权”和“传播者—邻接权”是传统著作权法的两大基础,公众基本属被动角色。然而这并不能反映著作权制度的现实,亦难以全面体现著作权制度的基础法律关系。公众作为作品的使用者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应享有作品使用权,“公众—使用权”应成为著作权法的第三基础。公众使用权可在著作权法下被设置为具有救济措施的可诉性权利。著作权法的三大基础分别对应着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及其各自的权利。三方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互为支持,可构建完整的著作权法律规范体系,促进实现著作权法基本目标。基于重新阐释的著作权基础法律关系,我国著作权法可望构建更为公平、合理和有效率的著作权制度,并可对国际社会的著作权制度发展提供创新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著作权  邻接权  公众使用权  使用者权

作者刘银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871)。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