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04-20今天是星期六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日期:2021-08-09 来源: 作者:qkw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理论与实践


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引领时代前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作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论述具有基础性的理论地位。习近平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把握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党在百年历史中怎样把握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怎样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都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结果。百年来,党坚持在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表明,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要树立大历史观,从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联系变化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要善于从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运动变化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必须发挥领袖人物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方面的杰出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百年  历史发展规律  大势

作者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北京100732)。


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决定性地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一种本质的关联。这种本质的关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通过中国道路的百年实践获得历史性的证明。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当今中国发展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中国在完成其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的同时正在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关键词:现代性  世界历史  中国共产党  中国道路  百年探索 

作者吴晓明,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重要维度

摘要:农民土地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唯物史观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围绕农民土地问题,推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走出了中国独特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深层透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及其解决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演变及其独特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初心使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土地问题  农民  革命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村振兴 

作者孙乐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教授(南京210023)。


开拓政治经济学中国话语新境界——中国民营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实践和理论创新,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附属和补充”的提出,到上升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从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确立,再到进一步明确“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发展及其理论创新经历了四个演进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在要求的回应,是对实现共同富裕正确路径选择的回应,是对人的行为理性及其利益诉求规律的回应。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民营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关键词:民营经济  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经济学

作者张菀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刘迎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102488)


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形象塑造

摘要:与其他现代旧体诗词一样,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以现代性品质入史。其实,旧体诗词在抗日根据地是一个巨大的存在,特别是它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可谓情理交融、简约明快,反映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而又自由雄健的价值观和审美风尚,诠释了国家民族的希冀与梦想。这既有助于对共产党领导人及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艺术表达,也有利于新型军民鱼水关系与延安政治形象的形塑。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塑造了全新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传递出宏大的历史足音,体现了民心所向,也振奋了国人军人士气,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乐观奋进的精神气象,打破了长久以来旧体诗词缺乏现代性和不能入史的“臆断”,有助于重新认识旧体诗词的功能、价值及在整个抗战文艺和文学史中的地位。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  旧体诗词  中国形象  文化自信  精神气象

作者肖百容,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沙410081);张宁,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益阳413000)。


党建引领下的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

摘要:在我国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党建引领已成为推动多方主体协同共治和提升基层治理体系整体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以上海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历史进程为例,揭示党建引领的整体制度内涵,发现其蕴含了跨组织协调、为流动社会搭建治理网络、推动治理共同体成长三个维度的制度要素。这些制度要素借助于党建的政治引领、激励驱动、网络整合机制有效应对了治理转型中诸多深层挑战。立足于治理转型的历史进程,党建引领对于推动服务型政府改革、引领中国社会公共性有序发展、实现治理网络全覆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中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新路径。

关键词:党建引领  社会治理创新  运行机理

作者黄晓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200444)。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智慧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全球经济正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富民的经济学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有着厚重的哲学基础:涵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粹。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不是工程学,它不是以简单的技术数据来昭示市场的机运或风险预警,而是在揭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追求历史进步和经济正义的哲学境遇中,更深层次地确保经世济民、治国理政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正义  哲学智慧  

作者张雄,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上海200433)。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重构“法的渊源”范畴

摘要:长久以来,关于“法的渊源”范畴的讨论纷繁复杂,与相近范畴纠缠不清。在法理论层面,法的渊源理论以法的适用为视角,致力于寻找和证成对司法裁判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规范基础。相应地,法的渊源就是司法裁判过程中裁判依据的来源,在法律论证中发挥着权威理由的功能。它包括效力渊源和认知渊源两种类型。效力渊源在司法裁判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认知渊源须获得效力渊源的认可并与之相结合才能起作用。如此定义,既能有效区分法的渊源与其他规范材料(裁判理由),又能恰当界定“法的渊源”与“法”及“法的(表现)形式”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当代中国法的诸“渊源”的地位进行准确分析。

关键词:法的渊源  法理论  裁判依据  效力渊源  认知渊源

雷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88)。



大变局与战略全局


知识形态演进的历史逻辑

摘要:人类因内在地具有知识内涵的劳动而与动物区别开来,而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知识内涵越是增长就越是属人的活动。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体现在生产力所反映的知识形态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越是在知识生产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越是走在世界历史的前列。人类知识形态经历了从经验形态到分科的原理形态知识,再从原理形态发展到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形成的差异化或交叠形态的知识。中国在经验形态知识的时代处于领先地位,却因原理形态知识的落后而相对衰落,所以中国应该抓住新形态知识转换的历史时机迎头赶上,力争再次成为世界创新国家。这就要求人们审时度势,分析影响创新的不利因素,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才培养机制。当然,中国也必须认识到自身制度优势等有利条件,坚定走向世界创新国家前列的信心。只要中国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机制,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关键词:知识形态  知识生产  科技创新  创新型国家  历史逻辑

作者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5)。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中国早期空间观的创构及其形式美意义

摘要:在中国早期,除了老庄等先秦诸子所开启的哲学思辨型空间观,还存在一类呈现于天文、地理、礼仪等实践领域的应用型空间观。此类空间观以宇宙意识为源发点,以天人关系为核心问题,通过墓葬、建筑、器具、图画、文学等人文符号形成一个“小宇宙”符号体系,成为早期中国的集体精神意志与民族文化密码。该空间观不仅对同期艺术形式的凝定起到决定性作用,也为后世艺术留下清晰的形式观念印痕,对中国形式美学具有发轫开先之功。由于天人关系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这种涵摄了早期空间观的艺术形式法则为后世艺术的审美实践及理论提升埋下了伏笔,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形式品格锻铸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早期空间观  宇宙天象  方位地形  礼仪人伦  艺术形式

作者詹冬华,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教授(南昌330022)。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