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0-3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日期:2021-08-02 来源: 作者:qkw

image.png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刘同舫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项具有战略高度和现实紧迫感的伟大构想,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智识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中不同社会形态基于互利共赢的基本导向和价值理念共同推进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和图景,它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哲学立场,促进人类真正的“普遍交往”以形成具有更高“共同性”水平的人类利益,并在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全球生产力均衡发展,为实现人类社会更美好的世界景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效应,创造了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新路径,使其具有新的思想形态,同时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性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实现了自身的理论目标和价值追求,必将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建构性世界观。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全球治理体系  普遍交往  共同价值

作者刘同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杭州 310028)。


当代英美认识论的困境及出路——基于默会知识维度

郁振华

摘要:默会知识概念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牵涉人类知识问题的多重概念关系,挑战了西方哲学传统中多种根深蒂固的教条或成见,为我们考察人类知识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围绕默会知识及相关问题,近年在英美出现了三种影响较大的进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进路、分析认识论的进路和社会科学哲学的进路,它们突出了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之分、个体取向和集体取向之分与强默会知识和弱默会知识之分。一种拓展性的认识论研究主张采取内在视角、认同个体取向、坚持维特根斯坦派对强弱默会知识的区分,并主张亲知和能力之知是强默会知识的两种基本形态。这一立场不仅彰显了拘执于命题性知识的英美流行认识论的缺陷,而且为建构一种厚实的认识论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默会知识  能力之知  亲知

作者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241)。


由训诂通义理:以戴震、章太炎等人为线索论清代汉学的哲学方法

陈少明

摘要:汉学与宋学之争,实迄于清代。汉学擅考据,宋学精义理,各有所长。宋学与汉学是经典研究中追寻意义的两种方法,两者都力求揭示蕴含在经典文本中的义理。汉学重训诂不仅有助于思想史的还原,还可以提供一条不同于宋学的探索义理之路。按照章太炎的语言缘起说,训诂具有解蔽见道之功用,是治学之基本功。借助训诂展开的哲学史探寻,不仅能发挥解构形上学的作用,而且对哲学有深耕力作之功,从而使观念的图景不断充实与整合。在中国哲学史上,汉学是借助字义澄清义理,宋学是透过语义构思义理;汉学是对思想源头的挖掘,宋学则是思想景观的构筑。总结清代汉学的哲学遗产,绝非主张退回传统的训诂学领域,更非在汉宋之争中为一方摇旗呐喊,而是在展望中国哲学的发展前景时回望传统的一个必要环节。

关键词:汉学  义理  考据  训诂

作者陈少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广州 510275)。


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区域视角

杨胜刚 阳旸

摘要:资产短缺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脱实向虚”与资产短缺并存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特征之一。以2001—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验证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性。结果表明,区域性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发展呈显著负相关,且其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资产长期短缺引起社会资金“脱实向虚”,政府应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制定与审慎监管的框架,加大金融资产的有效供给,以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

关键词:资产短缺  虚实经济  脱实向虚  金融稳定

作者杨胜刚,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长沙 410079);阳旸,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沙 410079)。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中国劳动关系转型——基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和田野资料

孙中伟 刘明巍 贾海龙

摘要:基于2006—2010年珠三角地区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和近年的田野调查资料,发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促进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合同期限的长期化,使得企业愿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员工保险和福利投入,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最终建立起一套将农民工纳入其中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策略也得到不断发展。虽然《劳动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工集体维权倾向,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又可以缓解劳资之间的紧张,员工维权更加理性、审慎,为劳资之间从对抗迈向合作共赢提供了基础。《劳动合同法》加快并强化了中国劳动关系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从“刚性”的法律制度和“柔性”的内部管理两个渠道保护劳工权益,有助降低大规模集体性劳资纠纷发生的风险,建立相对和谐的制度化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农民工  劳动关系  内部劳动力市场

作者孙中伟,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研究员(上海 200237);刘明巍,美国罗格斯大学管理与劳动关系学院终身教授(美国新泽西州);贾海龙,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广州 510641)。


互惠人类学再发现

赵旭东

摘要:互惠在理解人类基本生存条件方面具有核心意义:人的社会性基于互惠关系而得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性联系也因互惠而得以强化。互惠人类学强调不同人群之间的往来互动,是一种文化逻辑。在根本上它是对差异性互补的互惠关系形态的研究,在这一视角下,差异性得到融通,继而形成多样性文化共存、共生与共享的交往空间。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诸多形式的通道,包括有进有出、进进出出、杂糅相济和互通有无等特征。“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包含通道的诸多特征和功能,对它的研究涉及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分析,即基于道路而非地点场所的社会与文化研究。

关键词:互惠人类学  “一带一路”  通道文化  走廊  路学

作者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 100872)。


中国著作权立法中的制度创新

熊琦

摘要:中国著作权立法从经验借鉴转向主动调整,制度安排应以回应中国问题为目标。然而如何从著作权理论和实践中准确提炼中国本土问题,却因比较法和本土法的价值设定差异而存在分歧。我国现今更多采取的著作权立法取向,是直接以法定化的权利分配来取代需要经历市场博弈达致的意定安排,而权利人和使用者又从各自立场出发,期待法律赋予符合自身利益的自治空间,最终导致在立法选择和司法审判上缺乏基本共识而陷入困境。通过梳理本土制度变革历史可以发现,实现中国著作权法制度创新的关键,是管制规则和自治规则如何在价值定位上协调和互补,以及如何解决继受规则的制度理念与本土规则的运作传统的协同配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在中国社会、产业与文化背景下划定著作权领域私人自治与政府管制的边界,一方面允许本土版权产业主体根据自身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创制著作权市场交易规则,另一方面在存在市场失灵之处优化政府干预。

关键词:著作权法修改  中国问题  法律继受  立法价值  私人自治

作者熊琦,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 430074)。


标表型人格权的构造与人格权商品化批判

房绍坤 曹相见

摘要:人格权商品化理论以标表型人格权为对象,但后者存在着人格标识的决定、变更权能(内在属性)与使用权能(外在属性)两个矛盾的基本属性以及人格标识与主体有稳定联系的特性。历史地看,基于不同权能与权利对象的组合关系,标表型人格权存在三种不同的结构:早期立法以人格标识的使用为权能、人格标识为权利对象,忽视了人格标识的形成自由;当前通说增加了人格标识的决定、变更权能,但仍以人格标识为权利对象,导致了人格权的性质矛盾;理想结构应以人格标识的决定、变更为权能,人格标识的形成自由为权利对象,排除人格标识的使用权能,切割人格标识冒用与盗用的私法效果。人格标识使用权源自人格的促销价值,是含有人格利益的特殊财产权,立法上应采有别于美国法的二元保护模式,使其依托于人格权的规范体系中。

关键词:标表型人格权  人格权商品化  权利构造  保护模式

作者房绍坤,吉林大学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春 130012);曹相见,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泰安 271018)。

系统阐释中的意义格式塔

周宪

摘要:如何阐释文学文本的意义?这个问题一直是文学理论中争议颇多的难题。20世纪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文本客体说、作者意图说和读者反应说,它们共同的方法论是意义阐释的单因论。然而,文学乃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包含了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因此,文学理论和批评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及其理论讨论,应提倡从单因阐释向复杂系统阐释的方法论转变,进而实现从意义实体论向意义建构论转变。为此,可尝试在引入格式塔心理学“整体性在先”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义格式塔”概念,将文学意义视作在逻辑和时间上结构化的系统,并以复杂系统的视角来探究文学阐释方法论问题,以期达到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多元阐释的系统性与协商性。

关键词: 意义  文本生产性  意义格式塔  单因论  复杂系统

作者周宪,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南京 210093)。


民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1927—1937)——以赋税与灾荒为研究视角

翁有为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全面抗战前十年间,对农村的治理出现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赋税繁苛,长期过度剥夺农村;防灾、治灾、救灾基础建设严重被忽视而极其薄弱,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大为降低,农村连年遍地灾荒。苛政“人祸”与自然“天灾”交织相迫,农村经济连年衰败;广大贫民也“命悬一线”,陷入求生无望、“坐而待毙”的绝境,从而孕育和酿造了群体反抗与革命的普遍土壤。史实表明,农村经济并不存在所谓南京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赋税  灾荒  农村  农民

作者翁有为,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暨《史学月刊》编辑部教授(开封 475001)。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