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0-3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

日期:2021-08-03 来源: 作者:qkw

image.png

唯物史观理论演进的研究范式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停留于这一判断有可能遮蔽对唯物史观理论演进中的阶段性逻辑结构的探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研究范式。第一个阶段是哲学批判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作为其理论追求。第二个阶段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展现出自己“为什么”能够把为社会实践服务作为其理论生命。第三个阶段是人类学研究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怎么是”在世界历史中得以实现其理论使命。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阈中开辟的人类学研究向度所展示的理论图景进一步丰富了“两大发现”的理论价值。其指向未来的理论使命应该在社会历史条件成熟以后,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续写,即唯物史观研究不应该是一个一经发现就被挖掘彻底的研究,它本质上是一个基于哲学性质敞开的动态性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  哲学批判范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  人类学研究范式

作者曹典顺,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教授(徐州221116 )。

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基于改革开放40 年持续调查的数据


摘要:2007 年至2017 年持续10 年的三轮全国调查、四轮江苏调查所提供的数据流和信息链及其精神哲学分析表明,改革开放40 年,中国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已经形成。文化共识的要义一言概之:伦理型文化的共识,其核心是关于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传统的现代中国形态的共识。这一文化共识从三个维度展现。一是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认同与回归期待;对于伦理道德优先地位的文化守望;对于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信心,它们从传统、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呈现关于伦理型文化的共识。二是“新五伦”—“新五常”的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共识: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新五伦”,爱、诚信、责任、公正、宽容的“新五常”,呈现“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的转型轨迹。三是伦理实体的集体理性与伦理精神共识。家庭伦理守望中问题意识由道德品质向伦理能力的转化、分配公正与社会伦理实体的文化认同、干部道德与国家伦理实体的认同,形成家庭—社会—国家三大伦理实体的文化共识。这三大共识展现出中国伦理型文化“认同—转型—发展”的精神谱系。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  伦理道德  文化共识  “新五伦”—“新五常”  伦理道德一体

作者樊浩,本名樊和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210004 )。

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之维


摘要: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联系紧密。西方社会科学在19 世纪形成的三种方法论传统——孔德的实证主义、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与韦伯的阐释学,都旨在理解与解决现代性问题,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基于不同的历史观念,三种方法论传统在指导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的结合时呈现三种关系形态:孔德实证主义传统的“历史的社会科学化”,把历史视为社会科学的论证材料之“用”;韦伯阐释学传统的“社会科学的历史化”,以历史为“体”,把社会科学视为理解历史个体及其行动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超越体用之争,从物质生产关系出发,揭示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统一。随着西方学术重心以实证主义为主导,并转向缺乏历史感的美国,非历史性、精确性、实用性的个体行动分析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标准,彻底抛弃了历史研究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传统中的重要位置。二战后,西方社会科学以“转向历史”为名,选择性糅合三种方法论传统的历史之维,但仅把历史作为材料与方法,纳入社会科学范畴,没有走出实证主义的窠臼。21 世纪以来恐怖主义危机、经济危机的全球性蔓延,“历史的终结”已成过时论断,西方社会科学面临新的挑战与变革。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重大问题,重建作为整体的社会科学需要重申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传统,批判实证主义传统的无历史意识,抵制阐释学传统的知识碎片化趋势。

关键词:社会科学  方法论  历史科学  “转向历史”  唯物辩证法

作者郭台辉,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教授(昆明650091 )。

作为国家机构原则的民主集中制


摘要:作为国家机构原则的民主集中制,对其进行宪法学研究需要遵循宪法文本蕴含的历史规律和重视国家机构组织运行的实践环境,追求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规范逻辑的统一。对民主集中制的法律文本与制度实践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发现其包括“民主作为集中的执行基础” 和“民主作为集中的制约基础” 两重理论内涵,其背后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社会平等自由观,在当代中国则发展为对国家民主正当性与治理有效性双重追求的实践逻辑。为实现这两个目标, 民主集中制在宪法上的规范逻辑展现为设立规范、活动规范和相邻规范的有机统一,通过对它们进行法教义学分析与建构,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宪法规范体系。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国家机构  平等主义自由观  组织活动原则  法教义学

作者王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

论纵向并购的反竞争效应


摘要:兼并收购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生产效率,还会改变企业间的合谋动机。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上下游企业间的部分并购与行业合谋稳定性的关系,并探讨并购控制权、纵向交叉持股以及成本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上游企业控股并购下游企业时,上游企业合谋将更稳定,而非控股并购会降低合谋的稳定性。下游企业提高在上游企业的交叉持股比例,同样会降低合谋稳定性。当下游企业成本不对称时,上游企业更倾向于非控股并购高成本下游企业,作为其不背叛合谋的承诺,以增加合谋的稳定性。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经营者兼并集中案的审查时,需加强纵向并购协调效应的分析,审慎分析部分并购影响企业合谋动机造成的反竞争效应。

关键词:反垄断  纵向部分并购  默示合谋  交叉持股  成本不对称

作者叶光亮,海南大学(海口570228)、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教授(北京100872);程龙,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济南250100)。

经济周期视角下的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研究


摘要:系统考察财政支出乘数及其伴随经济发展周期的演化特征,是科学评估政府财政支出效果的基本前提,是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精准”财政政策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新时代经济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加快建立。克服已有模型局限,将经济周期特征纳入中国财政支出乘数问题研究框架,系统测算中国财政支出乘数,并着重定量考察财政支出乘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支出乘数高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但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财政支出乘数具有比较明显的逆周期特征,经济低迷时期财政支出乘数是经济繁荣期的2.3倍;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财政支出乘数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财政刺激政策出台的时机至关重要,为提升财政支出效果,应在危机冲击发生后较为及时地推出财政支出政策。

关键词:中国财政支出乘数  经济周期  财政刺激政策时机

作者陈诗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陈登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上海200433) 

健康社会学视角下的整体健康观和健康管理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健康的价值理念、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已历时性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逻辑链。认为“健康等于不生病”、要保持健康就必须“以治病为中心”的传统健康观,禁锢了健康领域的社会政策思路。世界卫生组织从身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的“完好状态”来定义健康,健康社会学则以此重塑了现代健康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实践层面,健康社会学视野下的健康管理应该面向大多数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形成健康管理的国家行动,争取实现全人口、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健康社会学  整体健康观  健康管理国家行动  人体功能健康测评

作者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李军,北京立方社会经济研究院高级统计师(北京101111 )。

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多重维度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文论关键词是进行文论概念研究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着力点。文论关键词必须是关键性概念,非文论、非概念的词不是文论关键词。文论关键词研究就是要对这些概念的丰富性、复杂性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相关文论思想,这和词典学通过“语料”归纳“词义” 具有本质区别。文论关键词研究重视对文论概念的历时性考察,重视概念意义的生成、演变和发展过程,而不是把词义进行去时间化的意义平列。西方文论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在进入汉语体系时,必然会在意义和内涵上发生变化。当代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应强调西方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异化”和“归化”,以及中国古代文论概念的激活与发展。文论关键词研究具有跨学科性,需要借助其他相关学科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论关键词  思想性  历时性  跨文化  跨学科

作者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金华321004 )。

文明起源视野下的中国早期村落形态


摘要:以往的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对早期村落的地位与价值关注不够,使之几乎成为最为薄弱的一环。其实,中国早期村落与城邑同时脱胎于原始聚落,两者共生共存,是早期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作为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早期村落以集村为主,自产生之日起,便处在城邑统治下。早期村落与城邑往往处于同一共同体中,实质是宗法关系与政治关系。早期村落组织主要是宗法血缘组织,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地缘行政组织覆盖,成为以编户齐民为主体的基本乡村组织。对早期村落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道路一般性及独特性的探讨。

关键词:文明起源  早期村落  城邑  聚落

作者马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济南250100 )。

范式合成与国际关系理论重构——以现实主义为例的分析


摘要: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术史的书写以“范式间辩论” 为主线,制约了理论创新和知识增长的空间。为超越范式中心的视角,近年来研究者们分别尝试发掘非西方经验,借鉴跨学科知识,探索多种理论综合,从而推动国际关系理论朝着多元包容的方向发展。与上述路径不同,“ 范式内合成” 聚焦于弥合主要范式内部不同分支之间存在的矛盾和脱节,通过核心概念重新分类和厘清因果机制构建合成式理论,从而消解原型理论之间的逻辑和经验冲突,提升范式内部的一致性和内聚力。以现实主义范式内部的防御—进攻二分法为例,防御和进攻只是国家在无政府体系下采取的两种最为极端的安全战略,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其他过渡和中间类型, 而主要大国在特定时期所采取的战略类型是体系环境塑造和个体能动选择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  范式内合成  现实主义  国家安全战略

作者刘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天津300350 )。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