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2-21今天是星期六

王利明 读书人的家国情怀

日期:2020-06-23 来源: 作者:admin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本文载《财经法学》2016年第2期。


 

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已然潜移默化于教书育人和读书明理之中,无数读书人把此作为人生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这也就是经常所谓的书生报国。读书人无论人生境遇如何,都秉承这种理想追求,其所有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都深深植根于家国天下之中。所以,家国情怀既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精神支柱。今天,我们有必要重申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弘扬读书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家国情怀首先是爱国情怀

 

“家国情怀”一词看上去有些抽象,但它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古往今来,深明大义的读书人,通过一言一行生动和形象地告诉我们何为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首先是一种爱国情怀,是读书人对国家、民族挚爱之心的由衷诠释。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责任。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早已扎根于每一中华儿女的心中。而家国情怀实际上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爱家,要报效国家,忠诚为国。这正所谓“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情感认同,深沉挚爱。读书人的爱国情怀首先来自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和挚爱不仅是要认可自己的国家、学习民族的历史、传承文化的基因,还包含为了国家、民族而奋发图强、努力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家国情怀凝聚了无数读书人真挚的情感,成为他们的理想和追求,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爱国”二字,使得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从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不是爱国情怀的具象表达。吴玉章老校长曾说,“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艾青在其诗作《我爱这片土地》中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皆是出于情感的认同和挚爱,也正是因为这份认同和挚爱,读书人才会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而生生不息地奋斗努力。

 

忧国忧民,天下己任。正如儒学一贯倡导的,个人要有社会良知、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深明大义的读书人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常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具体来说,读书人在注重个人修身养性的同时,还有积极入世、心系百姓的情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境界。《周易·系辞下》就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礼,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忧国忧民的意识不同于普通人为生计而引发的烦恼,而是因对国家、民族命运关切而产生的忧虑,是一种更深层的担忧。屈原在国运衰微时曾“哀民生之多艰”、“恐皇舆之败绩”,就是这种忧患意识的体现。他在行吟泽畔时,虽然想到“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但却能慨叹出“虽九死其尤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句,不以自己的得失影响对国家的关注。屈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忧虑,包含着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的忠贞情怀。

 

报效国家、奉献民族。读书人读书治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个人辉煌腾达,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以致用、精忠报国。儒学倡导“达则兼济天下”,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居庙堂之高时,须为国担当,为民请命,不考虑个人之利弊祸福;处江湖之远时,也应“位卑未敢忘忧国”,时刻不忘社稷民生。历史上,魏征、海瑞、林则徐等许多读书人正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从爱国角度出发的家国情怀,时刻激励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利益献身。祖逖投笔从戎、中流击楫,发誓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在纪念抗战英烈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家国情怀。这种感情,使读书人无法忍受国家遭受侵害、人民陷入水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日军侵华时,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发起“一二·九”运动,蒋南翔高呼:“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一干人等投笔从戎,献身革命;《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写道,“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唱出了一曲激昂的报效国家民族之歌。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讲“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读书人敢于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能够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乃是读书人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这就是宋代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直抒胸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代的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吟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以石灰作比喻,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孙中山先生的名言“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表现出愿为大义牺牲个人利益的爱国情怀。谭嗣同在“百日维新”失败后,虽有机会逃走,但他选择牺牲。行刑前,他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也正是读书人为国家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真实写照。

 

家国情怀是齐家治国的情怀

 

既为家国情怀,当然要把“家”和“国”这两个维度密切结合起来。用儒学的话来说,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换言之,家国情怀是齐家治国的情怀。《论语·宪问》中“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的语句,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段论述深刻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

 

按照这种观念和精神,个人只有完善自身修养,才能把家庭治理有序,而家庭秩序井然是国家安定的基础。“修齐治平”,只有提高自身修为,才能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可见,个人修养与社会良知、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结在一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国情怀通过家与国的结合,提倡个人道德自律与国家治理的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这为读书人树立了明确的理想追求,从而使自我道德约束与个人奉献社会的理想追求有机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生命的来源与成长的依靠,是一个人精神的归宿与情感的寄托,也是一个人进步的基础与力量的源泉。习近平同志曾讲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石,人们在社会上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最终还是要与家庭成员共同分享和分担。只有把家庭建设好,使人拥有和睦的家庭、浓厚的亲情以及对孝道的恪守,才能成为国家安定提供坚实的基础。而要把家庭建设好,家庭责任感不可或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连家人都不重视与爱护的人,会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墨子·兼爱》早就阐释了这种道理:“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据此,只有爱家的人才能爱国,一个连家都不爱的人,岂能爱他的国家?当然,家国情怀绝不只是将眼光仅仅放在“家”里,它还要求读书人胸怀天下,济世安民,但做到这一点,家庭责任感是起点。

 

家国情怀要求实现家国同构。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儒学提倡家国同构,即强调家庭和国家在内部构造机理上具有同质性,强调家庭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家庭承担了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功能。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治家是治国的起点,如果家庭结构不完善,社会、国家的有序治理也很难实现。我们所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室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的话语,表达的就是这样的含义。将家庭治理好,推而广之,就为治理好国家奠定了基础。具有家庭责任感,才能产生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才能以民心为心。只有具备这样的齐家治国情怀,才能把国家认同、社会共识、家庭自律和民众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形成良好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家国同构是一种治理模式。形象地讲,就是保持国家治理与家庭自律的同质化,使个人的家庭伦理和爱国情怀高度一致。而齐家治国情怀是一种理念和精神,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虽然齐家治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并不在同一层面,但要真正形成家国同构的治理结构,就离不开齐家治国情怀的支撑。

 

家国情怀注重爱家与爱国的一体性。古人讲,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只有在家尽孝,才有可能为国尽忠。儒家所要求的国家秩序,实质上是家庭秩序的扩大反映,爱家和爱国由此有了高度的一致性。虽然这种认识产生于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但其现实意义至今不容忽视。东汉经学家马融在《忠经》中认为,“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也。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其含义是指,忠的精神和行动是在个人身上形成的,它表现于家庭伦理中的孝慈,而完成于献身国家事业。曾国藩的《家书》提倡尊重长辈、关心平辈、爱护晚辈,又在此基础上将其上升到对国家的尽忠,至今仍有感染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国”难以割舍分离。如果把“家”比作小河,把“国”比作大河,小河枯竭了,大河也会成为无源之水。就此而言,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石。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首先就要齐家;从大的方面讲,对家庭的责任也是对国家的责任,而对国家尽责也是为了家庭的和美幸福。正因为“国是最大的家”,所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家庭关系,倡导恪守孝道、教育好子女、树立好家风,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

 

家国情怀强调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是“家”的延伸,“家”和“国”在多数情况下是利益同向的。不过,“国”既不是卢梭所指的个人之间的契约式集合,也不是家庭之间的契约式集合,也不能等同于各个小家。“家”和“国”的利益有时也会发生冲突。深明大义的读书人往往会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最高的位置,家庭、个人利益要为之让步。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百年来,深明大义的读书人,也是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故而,齐家治国情怀还表现为在把个人、家庭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结合的同时,又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最高地位;在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家庭、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取国家、民族的利益而舍家庭、个人的利益。

 

家国情怀是人文情怀

 

家国情怀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人文情怀的彰显。家国情怀始终表现了对人的关爱,并上升到对群体利益、对国家民族,乃至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切。重视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孝老爱幼的亲情关系,注重家庭和国家、社会之间和谐关系,这本身也体现了人文情怀。

 

家国情怀彰显了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深厚的民本思想。民本,就是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民心为心,以人民意愿为归属。《尚书》中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就把人民的意愿上升到了和天相通的地位。儒学核心的理念就是民本思想,“邦以民为本”,如《大学》里记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君王要施行仁政,就应当好好治理国家,促进人民的富裕和幸福。仁政的核心是以民为本,立足在民,顾及天下苍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如果君王违背民意,实际上就是违背了天意。儒学主张“仁者爱人”,就是要有关爱天下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家国情怀体现了对民族利益的关切。千百年来,具有家国情怀的读书人并不满足于生活的富足,不满足于把自己埋头于柴米油盐之中,而是深深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都表达了深深的忧民之心。这正是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的体现。也正是在此感召下,一代代富有家国情怀的读书人总是在思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时刻准备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作出自己的努力。从历史上看,报效社会、国家、民族的读书人不计其数。在国家危难之际,更有无数的读书人不计个人安危,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家国情怀,正是人文情怀,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世代延续、历久弥新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家国情怀体现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境界。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修身治平”的理想。“修齐治平”首先是从修身做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汲取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营养,由此来提升个人的修养。在传统文化中,君子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对读书人的影响最深。君子之道是为学之道,也是为人之道,是关于做事为学的行为规范。要践行君子之道,就要修身。儒家强调修身,要求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为,同时,强调“仁礼合一”,强调从个人的人格修养不断向外扩展,并最终落脚在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之中,从而形成了儒家开放包容、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以提高个人修养为起点,推己及人,并最终将个人的人格修养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提升自身修养,人文化成,以垂翼南天之志,最终达到“安民、治天下”的目的。

 

人文情怀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认同。人文情怀首先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认同。《周易》将此描述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周易》中所说的“人文”其实包含了人道、文化。人文情怀不仅强调人道关怀,而且还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文化认同使家国情怀在读书人中具有普遍性,并将其潜移默化为读书人的主体性价值。“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这就是说,读书人正是因为对文化的认同,才产生了这种对国家民族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形成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深刻地影响着读书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正是基于这种认同,才产生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以人文关怀为底色的家国情怀。

 

我们说家国情怀体现了人文情怀,这与西方的人文精神是存在一定区别的。西方的人文精神强调对人的个性和价值的关注、对个人人格尊严的尊重,这也是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除了关注个体命运以外,还关注个体命运与社会、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这就将人文情怀提高到了家国情怀的高度。如钱穆先生指出的,“所谓人文,则须兼知有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所以,人文情怀强调个人具有关照集体和国家的意识,这与纯粹推崇个人主义的西方人文精神还是有区别的。

 

家国情怀是担当情怀

 

家国情怀还是一种担当情怀。北宋儒学家张载有著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它深刻表达了读书人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也是对读书人担当情怀的具体反映。千百年来,读书人按照“爱国如饥渴”的标准来担当,表现出读书人积极入世、实现社会价值的取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表达了这种强烈的担当情怀。“最后的大儒”梁漱溟先生曾问:“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有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梁先生如果不出山,天下百姓该怎么办?其实,梁先生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在面临危难的世事,为了天下苍生的命运,读书人该挺身而出,承担应有的责任。当时,梁先生在自长沙回北京途中,见军阀交战、民不聊生,遂写就《吾曹不出如苍生何》长文,以抒发内心之苦闷,希冀拯救民众于水火,并说“此心如饮苦药”,遂“投袂而起,誓为天下生灵拔济此厄”。每每读到这两句话,我们都能真切体会到读书人责无旁贷的担当情怀。

 

今天,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读过大学的人已经越来越普遍,大学入学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可以说,现今读书人的范围和数量高度扩张,已经不再像以往是一个人数较少的阶层。在这种情况下,说人人都是读书人,一点儿都不过分。今天提倡读书人的家国情怀,显然具有更普遍的意义。特别是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传统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受到很大的冲击。一些读书人过度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必要的担当。因此,今天倡导弘扬家国情怀,就是提倡读书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把在国家和社会中获取的有益知识和经验反馈到国家和社会中去。

 

家庭和谐的担当。《诗经》有语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孝顺长辈、关心孩童,不单单是每个家庭成员需要尽到的责任和义务,还是需要我们承受的担当。持家要以担当,要让每个家庭成员心有情怀,作一个有信念的人。有信念的人是从来不会离弃家庭,甩脱家庭的。因为在家懂得担当的人一定会善待他人,会处理好各种关系。正因为家庭如此重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远远超出了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故而,读书人对家庭的承担,除了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义务,还要培养有完善人格的子女,培育和睦的家庭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安康的晚年。唯家庭和睦,才能促进事业兴隆,更好地顾及惠及他人,为社会、国家、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进步的担当。马克思曾对人的社会本质做过一种喻证,即“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意思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需要与社会进行交往。问题在于,我们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有一些人仅仅将家国情怀视为一种宏大的理念,并不关注其践行方式。但我们也常常注意到,一些读书人长期浸淫其中,不知从小事去做起,不愿了解现实,最终沦为纸上谈兵之辈。的确,在现实中,有些读书人空有报国之志,但无报国之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这才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看法。读书人要实现自己的社会担当,需要效仿先贤,“知行合一”,俯下身去了解现实,把自己所学、所知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为社会进步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读书人都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掌握着特定的知识和技术,属于有文化、懂道理的社会群体。既然如此,读书人不仅应把其知识和技术传承世人,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从而能协力推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同时还要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努力成为知识创造者、科技创新者、精神创新者,以推动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国家民族的担当。马融在《忠经·报国》中说,“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今天能报效国家、民族的途径已不局限于此,可为的选择相当宽泛。不过,社会中有一种流行观念认为,只有做大官、赚大钱,才能做大事,才能真正报效国家、报效民族。这种观念并不恰当,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工作岗位显赫还是平凡,只要这些工作对国家、社会和民族有益,就是在为国兴利。因此,我们一定要打破通过读书来做大官、赚大钱的观念,提倡只要为国家、民族的事业尽职尽责,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就体现了自身的家国情怀。只有当个体的生命能够融入民族的生命洪流中,才能更加彰显个体生命的价值。

 

人类发展的担当。家国情怀也是要不断与时俱进的,它应该有更宽阔、更包容、更博大的意蕴。我们绝不能将家国情怀等同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由此来一味排斥外来文明和文化。实际上,近代中国就是一味闭关锁国,盲目自大,以至于落后挨打。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同一个地球,同一片天地”。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其他国家携手共同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如气候、贫困、疾病和教育等当今国际社会棘手问题。因此,我们提倡家国情怀,也应当考虑这一时代背景。在这个层面,读书人的担当情怀就有了升华,它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发展前途,既要为中国谋,也要为世界谋,为天下谋。这个意义上的家国情怀,就不止是对家庭、国家的担当,还表现为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切。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言以蔽之,家国情怀要求读书人时刻关切人类未来的命运,要维护、关怀人的尊严和价值。

 

结语

 

毛泽东在给陕北公学题词时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这实际是鼓励青年学子要有家国情怀。其实,这种情怀何止是青年学子应有的情怀,它是每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读书人都应有的情怀。事实上,广大读书人也都在持续不断地践行这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