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1-22今天是星期五

《法学》2016年第6期

日期:2016-07-15 来源: 作者:admin

《法学》创刊60周年寄语--------------------------------------------本刊编辑部/3

法务时评

审判如何成为中心:误区与正道-----------------------------------------左卫民/4

保障教师薪酬要从全方位财政法治保障入手--------------------------------蒋悟真/11

专  论

概率下的消费权

——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的正当性疑问--------------------------------刘银良/19

交通管制规范在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中的作用

——基于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张家勇 昝强龙/31

诉讼时效效力模式之选择及立法完善--------------------------------------  /42

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的劳动关系认定

——以“e代驾”在京、沪、穗三地法院的判决为切入点-----------------王天玉/5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专栏

论环境法与民法典的对接-----------------------------------------------陈海嵩/61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之实证研究----------------------------------------王素芬/74

从“文学”到“吏事”

——唐宋判文演变的法律文化探析-----------------------------张中秋 朱仕金/87

争  鸣

存款所有权归属的债法重述---------------------------------------------陈承堂/96

论  文

复议机关共同被告制度之检视----------------------------------------- 沈福俊/108

正犯与主犯关系辨正---------------------------------------------------周啸天/119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协商制模式选择---------------------------------------刘水林/129

虚假诉讼罪的法教义学分析---------------------------------------------  /139

检察理论与实践

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人的刑事责任分析-----------------------张 建 俞小海/145

会议综述

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议题

——“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法治发展”智库圆桌会议综述-----------------吴 欢/152

 

 

 

 

 

 

 

审判如何成为中心:误区与正道

●左卫民*

【内容摘要】  当下推进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实现路径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将庭审实质化作为唯一的关键抓手;二是认为应在诉讼法制而非司法体制层面推进。事实 上,“以审判为中心”与庭审实质化不能划等号,“以审判为中心”并不必然要求或导致庭审实质化,推行庭审实质化也不必然实现“以审判为中心”,而忽视司法 体制层面的改革也难以真正推进“以审判为中心”。除了推行庭审实质化外,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重要思路与举措在于:在社会与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确立以法 院为中心的司法体制,将确保裁判权力的独立性、实质性作为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并重新划分诉讼阶段,塑造审判与审前阶段的主从模式。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庭审实质化 法院中心

 

 

保障教师薪酬要从全方位财政法治保障入手

●蒋悟真*

【内 容摘要】 频发的“教师集体讨薪”事件反映了我国不少地区教师薪酬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事实。以事后问责为核心的教师薪酬财政法治保障观念导致教育财政制度 实施的疲软,不足以保护教师的劳动报酬权。按照现代财政法治观念的要求,打造全方位财政保障体系将是教师薪酬保障的有效之策。首先要确立教师薪酬优先给付 制度,即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来建构教师薪酬优先给付体系;其次应具体落实教师薪酬优先给付的财政保障机制;最后要健全拖欠教师薪酬的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这是教师薪酬保障的最终屏障。

【关键词】 教师集体讨薪 教师薪酬保障 教育财政法治 教师薪酬优先给付

 

 

概率下的消费权

——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的正当性疑问

●刘银良*

【内 容摘要】 消费权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具有国际人权公约和《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等国际法渊源,有助于人们获得基本生 活资料、得享科技进步成果和维护个人尊严。惟有尊重消费权作为基本人权、作为个人参与市场交易的经济权利、作为个人参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社会权利之属性, 方能使作为自然的人、经济的人和社会的人的消费者所应享有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作为一项法定权利,消费权理应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而不应被任何人或组织非 法限制或剥夺。但是在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下,人们针对小客车的消费权已成为概率下的权利。该政策在根本上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涉及广泛的社会歧视, 损及消费者尊严,违背了代内伦理和代际伦理,引发了权力腐败和法律纠纷。政府可依法限制城市道路的使用,并对城市交通实施科学的综合治理,但无权限制人们 对汽车的消费。摇号购车政策显属无法定依据的违法行政行为,为现代社会所不能容忍。

【关键词】 消费权 摇号购车 正当性

 

 

交通管制规范在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中的作用

——基于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张家勇 昝强龙*

【内 容摘要】 交通管制规范在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中的作用,不仅关涉法院的相关裁判标准,更涉及公私法规范之间的制度配置和衔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交 通管制规范如何在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认定中发挥作用,法院并无清晰、明确的立场。违反管制规范并不必然导致侵权责任,而实践中责任认定上的混淆则是源于对 管制功能和侵权法功能的错误定位。基于此,结合具体适格的交通管制规范,以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审查为核心,就成为管制规范进入侵权责任认定的合理 途径。

【关键词】 交通事故侵权 交通管制规范 违法性 过错 侵权责任认定

 

 

诉讼时效效力模式之选择及立法完善

●杨 巍*

【内 容摘要】 各种诉讼时效效力立法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法律规范所采概念用语和时效援引规则的配置两个方面。各种立法模式的共性大于差异,对于诉讼时效届满 的直接效力,各种立法模式均规定由义务人取得抗辩权或援引权;对于行使抗辩权或援引权的效力,各种立法模式的规定基本一致,具体体现为强制执行力的丧失、 自愿履行不得要求返还、抵销的适用和对从权利的影响等。我国“民法总则”应立足于各种诉讼时效效力立法模式的共性,参酌本国相关理论和实务经验作出相应的 规定。

【关键词】 诉讼时效效力 立法模式 诉讼时效届满的直接效力 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效力

 

 

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的劳动关系认定

——以“e代驾”在京、沪、穗三地法院的判决为切入点

●王天玉*

【内 容摘要】 基于互联网提供劳务是否应认定为劳动关系,司法实践中存有分歧。作为此类争议的典型代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判决Uber公司与司机之间存在劳动 关系,但是其所依据的Borello测试体系并不代表美国法判断劳动关系的标准。成文法国家提炼“从属性”概念并构建相应的审查标准,且通过司法经验已形 成裁判要点。在我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不应当认定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属于劳动关系。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劳动法的适用范围需作动态调整,同时应避免劳动 关系的泛化。

【关键词】  网约租车 劳动关系 从属性 Uber案

 

 

论环境法与民法典的对接

●陈海嵩*

【内 容摘要】  正确处理环境法与民法典的关系,是当前民法典编纂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法与民法虽具有紧密联系,但不宜将现行民事立法中的相关环保规定“照搬”纳入民 法典。欲实现环境法与民法典的有效对接,需要遵循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体现民法典编纂的前瞻性、本土性和体系性要求。作为私权的“环境权”不应作为 新型独立权利在民法典中加以规定,权利话语的张扬也不能确保现实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对环境法与民法典对接的“权利路径”加以反思,而环境义务能够为环境 法与民法典的对接提供妥适的解释;环境法与民法典对接的宪法依据是国家环保义务,规范基础是公民环保义务。环境侵权是环境法与民法典对接的重点领域,《侵 权责任法》第65条和第66条的规定与司法实践存在明显的脱节与背离。环境侵权归责原则应扬弃无过错责任的一元化适用,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实现精细适用;环 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需破除“举证责任倒置”的绝对化分配,实现从立法分配到司法裁量的转变。

【关键词】  环境法 民法典编纂 环境义务 环境侵权类型化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之实证研究

●王素芬*

【内 容摘要】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安排是否贴合民意、实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相容性和社会契合度的关系密切。劳动者参保意愿、缴费能 力、缴费年限等因素具体影响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向度与向量。对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意愿的选择和实际缴费能力的调查 显示出当下我国相关制度的设计仍有调整之必要。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变更缴费年限、提高退休年龄等制度安排是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 策。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劳动者 缴费能力 缴费年限 社会保险法

 

 

从“文学”到“吏事”

——唐宋判文演变的法律文化探析

●张中秋 朱仕金*

【内 容摘要】 唐代的判文是一种“文学”作品。五代以降到南宋,“文学”的判文逐渐为“吏事”的判文所取代。唐宋判文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文体、功能和风格上。与 唐代判文相比较,宋代判文的法律论证更加详备,义理阐述更加悠长,教化无处不在。不过,在文体、功能和风格发生巨大转变的同时,唐宋判文在坚持情理、法 理、礼俗相结合的法律观,坚持尚宽仁、贵民心、遵法制、重礼等的秩序观,以及坚持“合于事义”优先于“合于法理”的司法观三方面则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 文学 吏事 法律文化 转变 继承

 

 

 

存款所有权归属的债法重述

●陈承堂*

【内 容摘要】 存款所有权的归属是法学上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通说认为存款所有权归属于银行,存款人对存款只享有债权,然而这与司法实践产生了严重的乖离。事 实上,存款所有权的归属并不是一个仅仅通过逻辑推演就可以解决的命题,理应从银行业发生学的历史脉络中觅得存款所有权的配置原理。从表面看,通说源于“货 币的占有等于所有”的法理,但其深层原因则根源于银行“存短贷长”的资产负债结构。基于银行提供的活期存款账户,存款人享有的随时到期的存款债权在功能上 与货币无异,从而对其存款仍然具有现实的支配权。但是存款人支配权的获得不在于其存款债权是否具有某种优先效力,而在于银行的持续经营。由此,无需对存款 人的支配权进行特殊的制度安排,与通说乖离的司法实践亦可得以重构。

【关键词】 存款所有权 消费保管 存短贷长 伪卡

 

 

 

复议机关共同被告制度之检视

●沈福俊*

【内 容摘要】 复议机关共同被告制度导致实践中复议机关应诉压力巨大、行政机关正常工作受到消极影响以及资源浪费等困境。作为一项不合常规且为我国所独有的制 度,其设立不具有法理上和制度上的合理性,且对行政复议制度改革产生制约。我国并不具备专门的复议机关和复议人员,难以应对日趋增多的复议后共同被告案件 的应诉,相关管辖制度也使复议机关应诉和法院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复议机关在现阶段应依法当好被告或尽量避免当被告,同时由司法解释对该制度进行适当 改良,并通过《行政复议法》修改建立专门复议机关。适时由立法机关对复议机关共同被告制度进行必要的评估,以确定其制度走向。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复议机关 共同被告 应诉 行政复议

 

 

 

正犯与主犯关系辨正

●周啸天*

【内 容摘要】 正犯与主犯是共同犯罪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交叉型与重合型两种模型,但是,这两种模型赖以存在的理论基 础均有缺陷。以违法与责任为中心,先判断参与人在客观违法层面上的作用大小,以此区分共犯与正犯,在具备多个正犯即共同正犯的场合,再根据主观责任的大小 进一步区分出主犯与从犯,这一递进型正犯、主犯关系才是两者之间的应然关系。递进型正犯、主犯关系不仅具有体系整合功能,而且具有指导量刑功能。

【关键词】 共同犯罪 正犯 主犯 违法 责任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协商制模式选择

●刘水林*

【内 容摘要】  反垄断法保护的客体是属于公共物品的竞争秩序,保护的利益是公共利益,这决定了作为其实施制度的私人诉讼的目标主要在于维护或建构竞争秩序。现代市场经 济中主体间的高度依赖性,以及竞争行为的双效性和公共影响性,决定了反垄断私人诉讼关涉社会公共利益,因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通过协商就某一行为对竞争 的影响形成共识,就成为作出合理裁判的前提。这意味着协商制是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较优模式,在进行诉讼制度设计时,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启动阶段,应尽 可能地赋予广泛的主体参与诉讼的资格;在诉讼中,应吸收专家与公共机关的意见,对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的私人诉权予以限制;在裁决中,法官在尊重协商形成的行 为纠正方案的原则基础上,可作理性的有限修正。

【关键词】 规制法 协商制 反垄断 私人诉讼 

 

 

虚假诉讼罪的法教义学分析

●李 翔*

【内 容摘要】 虚假诉讼行为妨害司法秩序、破坏社会诚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入刑具有法理依据。虚假诉讼中的“虚假”应包括“虚构事 实”和“隐瞒真相”两种行为方式。其中,“捏造的事实”指的是凭空编造的事实,强调无中生有,并且“捏造的事实”应当是客观事实,不随行为人的主观意志而 变化。司法实践中“夫妻假离婚转移财产案件”以及“民间借贷‘影子合同’案件”不宜以本罪定罪处罚。虚假诉讼刑事追诉主体应为检察机关,刑事介入应充分尊 重民事司法审判权威。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捏造的事实 假离婚 影子合同 刑事追诉权

 

 

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人的刑事责任分析

●张 建 俞小海*

【内 容摘要】  司法实践中关于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人的定罪与量刑存在较大的争议。帮助取款人刑事责任认定的核心在于将电信诈骗行为人控制被害人的钱款作为诈骗罪既 遂的判定标准,进而准确识别帮助取款行为中电信诈骗犯罪的实行行为和非实行行为。在此基础上,将帮助取款行为划分为持自己提供的银行卡帮助取款和持电信诈 骗犯罪行为人提供的银行卡帮助取款两种类型。前者系提供工具、收取(保管)赃款与取款行为的结合,部分发生于电信诈骗犯罪既遂之前,成为电信诈骗犯罪实行 行为的一部分,应按照诈骗罪共同犯罪论处;后者根据持有银行卡的时间节点进一步区分事前持有和事后持有,事前持有而取款的系收取(保管)赃款与取款行为的 结合,事后持有而取款系单纯的取款行为,由于二者分别发生于电信诈骗犯罪实行行为既遂前后,应分别按照诈骗罪(共犯)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帮助取款 共同犯罪 帮助犯

 

 

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议题

——“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法治发展”智库圆桌会议综述

●吴 欢*

【编 者按】 2016年5月21日,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编辑部与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法治发展”智库圆 桌会议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举行。与会学者紧紧围绕“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法治发展”这一主题,发挥智库研究特色,以问题为导向,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 和法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经济新常态下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命题与理论共识、法治经济的战略应对、法治变革的路径探索、法治社会建设转型与部门法治发展创新等 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