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1-22今天是星期五

《浙江工商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日期:2016-07-22 来源: 作者:admin

颜翔林

幽默与解构:庄子怀疑论美学的思想特性和策略

摘  要: 幽默是庄子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法,是其反讽和解构的精神工具,也是想象和智慧的必然性结构和必要补充。在生存论意义上,幽默是庄子抗衡悲剧化生存的方式与手段,是一种承担痛苦的微笑。由此,幽默与解构构成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思想特性和重要策略之一。

关键词 : 幽默,  解构,  怀疑论美学

 

 

王永 李培

《樱桃园》的喜剧哲学构建

摘  要:契诃夫不仅是俄罗斯著名小说家,而且是杰出的戏剧家,被称为“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拓者”。《樱桃园》是作家的最后一部剧作,本文对作品文本做了细致分析。首先,从所谓的“悲”入手,深入剖析其寓喜于悲的喜剧哲学;其次,结合作家本人生平,探讨了“樱桃园”由实在到隐喻的转化过程;最后,从人物群像和舞台场景两个角度分析了该剧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揭示出该剧喜剧哲学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 : 契诃夫,  《樱桃园》,  喜剧哲学

 

 

奥·维诺格拉多娃   (俄罗斯新大学) 

疯狂纪事抑或19世纪末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评契诃夫小说《第六病室》

摘  要:本文以《第六病室》为例,概述了契诃夫小说研究的可能视角、其文本解读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当时一些关于《第六病室》的最具特色的国内外文学评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医学、心理学、精神病理学为切入视角,同时结合契诃夫本人的创作兴趣,论述了《第六病室》中的三重叙事结构,及其在表现主人公病态心理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 心理学研究方法,  意识流,  叙事角度

 

 

罗·米·巴拉诺夫斯基 袁淼叙

契诃夫小说在英国的早期传播

摘  要:本文讨论了19世纪末英国出现“进口”俄罗斯文学,尤其是契诃夫小说的需求,并逐步成为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动因。关注这段时期文学中间人,包括俄罗斯的托尔斯泰、诺维科娃以及法国的莫泊桑、左拉在构建俄英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文中指出他们作品间的相似性并印证“对流说”理论,即英国人紧随法国人在契诃夫小说中发现“自我”,而契诃夫也在狄更斯,更准确说是自然主义者莫泊桑、左拉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英国民众在理解契诃夫时表现出的复杂性、双重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契诃夫的接受度与他在评论界的声望有关(先被称为“俄罗斯的”狄更斯,之后是“俄罗斯的”莫泊桑);另一方面,英国民众的需求不清晰:一部分英国人受到法国新文学流派的影响,而另一部分人在关注“俄罗斯问题”的同时解决自身任务。

关键词 : 比较文学,  翻译,  文学中间人,  类型相似,  英国的契诃夫

 

 

吕江   (山西大学) 

论能源法的元规则:以能源变革为中心的语境实在

摘  要:能源法元规则的付之阙如,乃是当前能源法学规则命题冲突和理论体系难以有效构建的核心问题。因此,唯有将能源革命表征化和常态化的术语即能源变革,确立为能源法的元规则,才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而能源变革一语之所以具备承担这一元规则的基本要义,则不仅是经由对变化问题的哲学和法学理论谱系拷问所得,而且亦是被工业革命和美国页岩革命的事实所印证的。因此,未来能源法体系构建中,应适时确立起能源变革的元规则地位,以期促成中国能源革命的常态化发展。

关键词 : 能源法,  元规则,  能源变革,  语境

 

 

韩艳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摘  要: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决定了执行检察监督权限度。从宏观层面来看,它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行使的正当性基础;从微观角度而言,它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程序运行和保障机制设定的前提。民事执行监督范围主要涵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象和监督事由两个方面。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象的设定,应坚持以民事执行公权力监督为本体,而将执行当事人和案外人的违法行为排除于外;对民事执行监督事由的设定,应循着“一体两翼”模式结构,即以监督执行权异化为主体,沿着违法执行行为和消极不作为监督两个侧翼渐次展开。

关键词 :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监督对象,  监督事由

 

 

郭彦 孙明贵   (东华大学) 

文化价值观对怀旧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怀旧审美的中介效应

摘  要:怀旧产品的营销中关键技术环节是增强和迎合消费者怀旧审美。然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会影响消费者对怀旧产品的审美,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选取怀旧产品的意愿。本文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文献的回顾形成相关初始量表,并确立理论研究框架和提出相关假设,然后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析相互之间的影响机理。通过ANOVA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258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假设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怀旧审美起到中介的效应。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怀旧产品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成正向显著性,受怀旧审美的差异影响对怀旧产品购买意愿有显著的不同。论文为加快怀旧文化产品创新和企业营销战略提供新思路,并有望受益于管理实践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 文化价值观,  怀旧产品,  消费者购买意向,  怀旧审美

 

 

郑红岗 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  

网络经济背景下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研究

摘  要:网络经济背景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贸易形式对传统专业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创新驱动,成为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对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内涵、意义、现状研究基础上,从创新理论视角提出技术驱动、服务驱动和供应链驱动实现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三化模式”,即:电商化、国际化、集成化。研究有助于推进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破解专业市场转型难、升级慢等难题提供理论支撑,为推动浙江经济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 : 专业市场,  网络经济,  新常态,  转型升级,  互联网+,  供给侧改革

 

 

彭雪蓉 刘洋

外部性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一个重新定义的框架

摘  要:论文首先指出现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SR)与企业财务绩效(CFP)二者之间关系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CSR和企业不负责任(CSiR)的二元对立构念定义范式没有反映CSR的现实状况。借鉴双因素理论的洞见,论文认为CSR的对立面不是CSiR而是没有CSR,CSiR的对立面不是CSR而是没有CSiR,并指出以往CSR测量忽视可见性问题可能导致对CSR行为的误判。有鉴于此,论文将CSR界定为企业以最小化负外部性(没有CSiR/CSR)、最大化正外部性(承担CSR)的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并结合CSR可见性将CSR分为基准型CSR、内隐型CSR、外显型CSR和全面型CSR四种。在此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外部性视角下CSR与CFP的权变关系框架。

关键词 :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财务绩效,  外部性

 

 

赵洁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内部控制质量、产品市场竞争与分析师预测

摘  要:在财务报告特定使用者视角下,本文对内部控制质量、产品市场竞争与分析师预测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分析师盈余预测精确度较高而预测离散度较小;分析师对内部控制信息发布后问题少的公司追踪较多;产品市场竞争对于内部控制质量与分析师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完善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均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局面,对资本市场优化信息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结论为内部控制经济后果领域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关键词 : 内部控制质量,  产品市场竞争,  分析师预测,  信息披露机制

 

 

贾西津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慈善法》是有待支点的杠杆

摘  要:《慈善法》是一部以“发展慈善事业”为立法目的的促进性法律。它采用了“大慈善”概念,涵盖较广义的慈善事业领域,涉及公募资格、多元捐赠、慈善信托、公开透明、政府促进等方面内容,并表现出较高的立法规格和参与力度。但是由于税法和慈善立法之间的不对接,《慈善法》中的核心概念“慈善组织”缺乏实质性法律内涵,其促进性意图可能面临空置或“鸡肋”选择的尴尬境地。使《慈善法》成为撬动慈善事业的杠杆,有待税法对慈善组织“免税”内涵的有效跟进,后者又有赖对公益慈善认知的深化及立法体系自身的制度协调。

关键词 : 慈善法,  效果预估,  慈善组织,  免税组织,  慈善事业

 

 

李健   (中央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慈善法》如何因应慈善组织商业活动?

摘  要:随着慈善组织商业活动日益普及,慈善组织的行为边界发生了变化,同时也造成了监管上的真空。然而,在我国出台的慈善法中并未对此现象给予因应。文章结合国外立法经验及国内慈善组织的现实情况,运用类型学分析总结出慈善法商业活动的不同类型及进行规制设计的关键点,相应地给出立法建议。

关键词 : 慈善法,  慈善组织,  商业活动

 

俞祖成   (日本同志社大学)  

如何实现《慈善法》的立法宗旨?——基于日本相关立法的启示

摘  要:我国的慈善法试图通过大量的有关规范性和支持性的法律条文以实现其发展慈善事业的立法宗旨。然而,基于日本相关立法的比较视点,我国的慈善法如果无法对“慈善的概念及其范围”和“禁止慈善组织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之范围”作出明确界定,以及无法在“慈善募捐资格的规制问题”上取得社会基本共识,那么极有可能为行政主管部门创造大量具有模糊性质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而影响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 慈善,  公益,  募捐资格,  自由裁量

 

 

冯元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由亲缘性到互嵌性: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发展关系

摘  要: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近年来逐步被视为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参与力量。西方社会工作起源于英美慈善事业,在民国时期经由西方传教士及教会组织传入国内,并吸纳本土慈善文化滋养而生长出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在当前政策制定、理论研究与实务推进过程中都对两者的互动性关系关注不足的情境下,重新梳理和审视社会工作在西方起源及在我国起源时与慈善事业的亲缘性发展关系,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借鉴意义。在当下和未来,都不应疏离或切割两者的密切联系,而应积极在政策、理论、实务层面构建互嵌性发展关系,充分整合两者的优势与资源,促进优势互补,互动共赢,共同助推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关键词 : 社会工作,  慈善事业,  社会福利体系,  互嵌性,  社会治理

 

 

蒋南平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学期刊国际化的几个问题

摘  要:中国经济学期刊的国际化是一个被全球受众知晓、接受、运用的过程。它受中国的科技水平、文化交流难易、传播手段、自身质量、对外开放程度、国际受众因素的影响。传播手段及自身质量是可控因素。数字化可以催生中国经济学期刊形式上的国际化。中国经济学期刊国际化的实质是使其成为全球共有、共享、共用的国际性期刊。中国经济学期刊的民族性完全融合于国际社会之后,才是真正达到了国际化的境界。

关键词 : 中国,  经济学期刊,  国际化

 

 

蒋海曦 吴震宇

“企业+银行”的国际化与经济学期刊国际化的测算

摘  要: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走向国际化的问题。我国学者在联合国提出的企业国际化测量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测算公式,从而通过“企业+银行”国际化测算解决了经济社会普遍的的国际化测算问题。尽管经济学期刊与“企业+银行”有重大差异,但通过资产、销售量、雇员数等指标的改进,仍可以得到经济学期刊国际化测算公式。

关键词 : “企业+银行”,  国际化指标,  经济学期刊,  国际化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