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2-22今天是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日期:2021-08-09 来源: 作者:qkw

image.png

结构、权力与方法:论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命题

摘要:马克思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概念具有两重重要的规定:在抽象形式上它由特定的生产要素以结构的方式组合而成(要素结构);在历史内容上它蕴含着用以支配直接劳动者的经济支配权力和超经济支配权力,它们在不同所有制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不同(权力结构)。所有制的双重结构蕴含着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在解释所有制的过渡问题时,它避免了对马克思的结构性分析法的抽象运用,能够借助经济支配权力和超经济支配权力的多重辩证组合来解释所有制的历史转换;揭示历史唯物主义若干基本命题在解释不同历史过程时的具体性和在适用条件上的特殊性,发挥历史唯物主义固有的理论优势。这些内容所具有的批判性和启示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

关键词:所有制  结构  经济支配权力  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陈广思,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北京1000871)。


诠释学的中国化:一种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构想

摘要:从具有漫长历史和经验的中国经学这一经典注释路径出发,吸收当代西方诠释学的优秀资源,以构建一种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为题,阐明诠释学作为沟通中外古今思想之桥梁,是开拓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创建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理论工程,既要深入理解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代哲学诠释学理论,特别是全面掌握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和理论及当代的发展,又要全面整理中国经学的漫长经验与历史及其训诂学、考证学、文字学、文献学、注释学等学问。我们提倡以经学的现代化作为出发点,建立一门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经学又高于西方诠释学的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从而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关键词:经学  诠释学  经典注释学  经典诠释学  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

作者洪汉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101)。


走向合作制组织:组织模式的重构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从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状态向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状态转变的过程中,致使社会生活和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冲击。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组织化的社会,一切社会生活和活动都是通过组织展开的。然而,我们正在使用和已经习惯了的官僚制组织却是在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建构起来的,显然不再能够适应于我们在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社会生活和活动的需要,以至于我们必须去构想新型的组织,以求实现对官僚制组织的替代。这种新型的组织即合作制组织。合作制组织是具有充分开放性的组织,在合作普遍化的意义上,它既不允许任何封闭自我的倾向出现,也不排斥任何可以被纳入合作行动之中的因素。合作制组织将走在人类社会专业化发展的轨道上,但将改写以个体的人为标识的或能够还原为个体的人所承载的专业化历史,从而实现由组织行动体系承载的专业化。

关键词:合作制组织  官僚制组织  复杂性  不确定性  开放性  专业化

作者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872)、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苏州215123)。


经济结构转型期的内需扩展:基于服务业供给抑制的视角

摘要:中国正处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但服务业仍存在各种因素造成的供给抑制现象。构建包含这两个特征的结构转型模型,可以证明这两个特征的结合将造成供求错配、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等问题,使得经济增速低于潜在水平。基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的分析表明,逐步消除服务业供给抑制现象,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实施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推动积极财政政策从支持生产为主向支持消费为主转变,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内需,提高经济增速,而且不会危及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结构转型  服务业  供给抑制  内需不足  总需求管理政策

作者徐朝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北京100029);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论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

摘要:自提出比特币概念至今,数字货币已被广泛应用。数字货币是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支持,具有去中心化、可编程性、以密码学原理实现安全验证等特征。关于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总体上有非货币财产说和货币说,其中非货币财产说又有商品说、证券说、数据说等学说。具有代表性的商品说、证券说、数据说等均具有无法逾越的理论困局和现实障碍。回归货币的本质,其作为普遍认可的记账符号,国家或私人银行发行仅是构建货币信用的手段,而非必要条件。相比较传统货币,数字货币正是依赖区块链技术,完成了去中心化的货币信用构建。如此,在数字货币货币说的基础上产生了新货币说,一方面,它为建构数字货币的准货币属性提供法理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渐进完善数字货币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可以先确定其为准货币的法律属性,在时机成熟时再确认其货币的法律地位。有必要在立法中确认数字货币作为准货币的法律地位,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建构其作为准货币的系列法律制度。数字货币容易被用于犯罪或者逃避金融管制的工具,必须确定监管主体,构建监管规则。

关键词:数字货币  比特币  法律属性  监管制度  金融监管 

作者杨延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20)。


直系组家庭:当代家庭形态和代际关系分析的视角

摘要:中国当代家庭形态的“现代”趋向显著,但亲子关系中的“传统”行为仍很浓厚,既有家庭概念难以表达亲子“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生活实践和互动状态。直系组家庭概念将直系存世成员所组成的家庭、家户整合为一个新的亲属组织,把形式上分异、独立的家庭、家户有机地融入一个既“虚”又“实”的关系家庭中。直系组家庭还是一种将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结合起来分析当代家庭及其关系的新方法,由此可获得更为丰富的存世直系成员居住方式、代际关系信息。借助2015年5省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以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为考察本位,从夫系、妇系双系角度分析当代城市简约直系组家庭的特征,说明直系组家庭考察是一项可行的分析范式,是全面认识直系成员居住方式、互动水平和问题的有效途径。直系组家庭概念不仅对家庭理论具有丰富和扩展价值,而且有较强社会实践意义。

关键词:直系组家庭  代际本位  夫系  妇系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

作者王跃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350)、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小说的价值

摘要:生态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它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深入探寻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整体利益价值观”是生态文学的思想之魂,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小说主要有反思批判、生态理想、生命伦理等叙事维度,这与中西生态文化思想资源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及审美元素在生态文学建构和生态理想书写中发挥了结构性功能,它凝聚了多元并融汇了古今。当下我国的生态小说创作和研究应警惕概念化、简单化、审美性弱化等倾向,深刻理解“生命共同体”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创造性的文学想象,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诗意栖居的美丽艺术世界。

关键词:新世纪生态小说  叙事功能  思想资源  历史跨越

作者王光东,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235);丁琪,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300191)。


唯物史观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

编者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深入剖析研究历史上的土地制度,是理解历史、认识历史、阐释历史的基础,更是理解、认识、阐释文化血脉、文明基因、制度体系,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因此,它始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秀传统与鲜明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之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探讨为核心,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研究成果丰硕,成就巨大,在国际史学界独树一帜,广受关注,允称中国风格、气派与气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出土资料的增加,加之跨学科方法的运用以及视野的拓展等,史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认识愈加细腻与深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怎样在传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作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创新性成就,进而为科学地揭示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历史的深处”去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决定了我们”等重要论述,推进历史学方面的学术体系建设,我们认为,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与国家治理、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应是一个不可缺席的选项。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约请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臧知非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周国林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耿元骊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华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赵思渊副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刘志伟教授以“唯物史观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为题,撰写了本组专题文章。他们在继承、总结、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自战国至明清与土地制度变迁密切相关的主要问题。各篇文章均基于详实的史料,从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形式,户籍赋税、土地政策、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的关系,土地市场的运作实践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实质、特点与规律,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研究的新成果及趋向,代表了新时代相关研究的水平。这是继史学界“五朵金花”问题讨论之后,又一次集中性地讨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问题。我们期待这组文章能够起一个示范作用,在守正创新的原则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有所助益。当然,虽经外审专家严格审稿与编辑部认真编辑,由于视角与见解的不同,各文稿应尚有值得商榷之处。我们期待着学术界同人的批评指正。


战国秦汉土地国有制形成与演变的几点思考

臧知非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性质问题的讨论,由侯外庐先生发表于《历史研究》创刊号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规律商兑之一》引发,使之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史学“五朵金花”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抑或是兼而有之。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性质是国家所有(侯外庐先生用的是“皇族所有”,本文统称为国有),大多数学者则反对国有制说,主张土地私有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在采用土地私有说的同时,逐步意识到国有土地问题。相关经济史、土地制度史论著大多是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并举,谓之为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而以私有制为主,在此基础上论述其经营方式及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少有学者继续讨论土地所有制性质问题,特别是土地国有制的历史地位问题更是鲜有问津,似乎题无剩义。但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无论是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对中国历史规律的认识,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因为,土地是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性质决定着传统社会结构及其变迁,更是考察国家力量、国家职能与社会发展、社会矛盾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揭示农民与国家关系、农民身份演变及其历史命运的基础,是揭示中国历史规律的基本依据,是科学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重要方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轨迹

周国林

在两汉大一统局面维持四百来年后,历史进入到南北纷争割据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所辖区域经济环境差异大,施行的政策各有不同,加之传世资料有限,该时期的土地制度很难一一展现。不过,只要我们把该时期的社会“当做以对抗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来考察”,抓住主要劳动者和土地所有权这两条线索,并兼顾土地与赋税的关系,该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基本轨迹并不难把握。以下依时代顺序,讨论两个问题。


隋唐土地制度变迁与时代分期

耿元骊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历史做出了重大概括判断,即由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个性的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这提示我们,无论是“三大形态”还是“五种形态”,都是经典作家对人类历史宏观演变过程思考分析的重要成果。


宋代的土地政策与抑制“兼并”

李华瑞

宋代土地制度问题在20世纪宋代经济史研究乃至宋史研究中都是重要议题之一。对于土地政策、土地所有制形式、庄园制度、官田问题、租佃关系、地租形态、人身依附关系等都有比较充分的讨论。毋庸讳言,近二十年来宋代土地问题研究,随同经济史研究在宋史整体研究中的比重下降也有较为明显的下滑,除了随着研究范式的变化其讨论的主旨也相应发生变化外,土地政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讨论却有较大的争议,引起学界的关注。


在户籍赋税制度与地权市场运作中认识明清土地制度

赵思渊  刘志伟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和理解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首先应当强调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在马克思那里,土地所有权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非人如何控制土地或“谁”控制土地的问题。《资本论》指出:“人对他周围的自然界的所有权,就总是事先通过他作为公社、家庭、氏族等等的成员的存在,通过他与其他人的关系间接地表现出来。”马克思所讨论的人与人的关系内涵十分丰富,他至少在四个层面上讨论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其一是土地所有权为一个社群或其代表所占有;其二是土地所有权是“某些人对直接生产者人格的所有权的附属品”;其三是非生产者对自然的单纯私有权;其四是“直接生产者对一定土地的产品的占有和生产”,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则是地租的占有。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