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8-17 来源: 作者:qkw
2019年8月20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主办,云南大学法学院承办,北大法宝、中国知网和昆明允文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19年年会在昆明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引领法学研究——法学期刊的新时代使命”。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的会员、理事及相关专家学者、编辑和数据单位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清华法学》主编车丕照教授主持
云南大学杨泽宇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他重点介绍了云南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包容开放民主的办学精神以及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并代表云南大学欢迎与会嘉宾的到来,对长期支持云南大学及云南大学法学院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高巍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他代表会议承办方感谢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的信任,将本次年会交由云南大学法学院承办,并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高巍院长向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云南大学法学院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学科特色等情况。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商研究》常务副主编温世扬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政治与法律》主编徐澜波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学家》副主编杨建顺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法学》副总编辑王莉萍编审等出席会议。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张文显主任充分肯定了法学期刊研究会的工作,认为研究会在过去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并就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期刊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充分认识法学期刊研究会的地位和责任。它是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会,覆盖面宽、影响力大;它是拥有法学话语权的权威性社团,在法学法律界具有重要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研究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管好意识形态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第二,充分发挥法学期刊的内在功能和积极作用。法学期刊是引领法学研究的“指挥棒”,在选题计划、栏目设置、议题设置等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科学的理论导向,先进的学术导向,创新的前沿导向。要更加注重优秀法治文化、支持法律史研究,不过分追求“引用率”。要坚持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学术公正,扶持青年学者,鼓励创新法学理论和方法。第三,研究会要组织和推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十八大召开7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和法学发展的成就、经验和理论,讲好新中国法治和法学故事,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法学自信,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把脉路、建言献计。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新宝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张新宝会长首先对文显主任、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此次会议是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在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之后、也是在中国法学会换届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年会,意义重大,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多的责任感,来继续做好研究会的各项工作。
在车丕照教授的主持下,张新宝会长受常务理事会委托,作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张新宝会长报告说,今年3月中国法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对法学期刊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研究会在王晨会长、陈训秋书记等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更加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不仅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调和引导各成员单位在办刊过程中加强政治引领;还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各会员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紧跟学术前沿,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在过去一年,研究会积极牵头并支持学术规范制定工作,主办或支持举办重要学术研讨会,完成了研究会官网改版等工作。此外,张新宝会长还对研究会2018年度经费使用情况作了详细报告。他提出,在今后工作中,各期刊要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王晨会长、陈训秋书记及法学会党组的领导下,在文显主任的具体指导下,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扎实实推进办刊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继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同时不断繁荣我国法治研究。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法学》副总编辑王莉萍宣读了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的变动名单。大会对赵万一同志、施伟东同志担任副会长进行了预表决;大会对蔡巍、邢会强、王青斌、冯举、陈云东、李树民、黄瑶同志担任常务理事,以及研究会变更、增补理事事项进行了表决;各项预表决及表决均全票通过。
大会的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新宝教授主持,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清华法学》副主编何海波分别作了题为《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范式转变》《新技术与法学研究的真问题》和《法学引注手册(审议稿)说明》的发言。
秦前红教授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关键是处理具体的宪法之治问题:第一,要突出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最核心地位;第二,要依据宪法规定,处理好国家机关之间以及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功能配置、功能优化问题;第三,要依据宪法规定,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中国特殊的人权保障问题;第四,要依照宪法,提升各项改革开放法学研究的现实性、针对性。
杨东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新兴技术集群可能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颠覆式创新?新兴技术集群产生什么样的新的法律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他指出,利益驱动的因素导致新技术集群率先在商业、经济、金融领域产生颠覆性创新,并产生了新的法律关系。其中,网络虚拟财产地位、数字货币、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网络犯罪、中心化的法律与监管如何应对去中心分布式跨国界的交易和行为等立法问题,以及互联网法院、娄底区块链政务等案例中如何构建技术驱动型监管、监管科技、科技治理等执法、司法、行政等都是值得法学研究的真问题,此外,他还提出数据科学和法学研究的四种范式转型的问题。
何海波教授首先对法学期刊研究会的指导以及各参与期刊和编辑们的辛苦付出表达了感谢。他简单介绍了制作引注手册的必要性和意义、制定引注手册的目标及起草过程,并对引注手册的基本内容、编排方式、起草引注手册的方针、引注格式的编排原则以及相关事项的特别说明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何教授希望各期刊针对审议稿继续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形成一份比较细致、实用的引注手册,并在法学期刊和法律图书出版中得到普遍采用。
8月20日下午,大会先后分为两个专题研讨环节进行研讨。
专题研讨一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商研究》常务副主编温世扬教授主持。
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陈云东作了题为《法学期刊如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专题报告。他认为,法学期刊在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方面肩负重要的责任与使命,理应增强主体责任和担当意识。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学期刊要强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意识,主动有所作为;要从形式、引注、格式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国际化入手,增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能力;要重视内容,将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最精彩的法治故事以及展望新时代可能要推进的法治故事,特别是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的故事讲好;要强化学术中文在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中的提倡与推广,积数十年之功,可使中文成为继英文之后最重要的学术语言,为全球所广泛认同和使用。
《东方法学》主编施伟东同志作了题为《新时代法学期刊的转型发展》的专题报告。他指出,新时代法学期刊转型发展,第一,是要从纸质刊向数字刊转型,推动法学成果的跨媒体融合传播;第二,是要从中文刊向全球刊转型,推动最新中文法学成果的有序外译,有条件的刊可出版国际刊;第三,是要从法学期刊向法学知识库转型,加强学术引领和学术组织,推动体系化地开展法学增量知识生产。
《现代法学》主编赵万一教授作了题为《法学期刊的使命与担当》的专题报告。他提出,关于角色定位,法学期刊应定位为舆论阵地、学术交流平台、国家法治文化的传播者,以及国家对外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主要通道。我们要牢记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学术所内涵的系统性、创新性、深刻性的要求,促进学术的繁荣。处理好法学思想性、政治性与学术性,法学名家与法学新秀,学术统一性与刊物特色性,自发与他发,长文与短文等方面的关系,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财经法学》主编邢会强教授作了题为《质量是学术杂志的生命线》的专题报告。他指出,质量是学术杂志的生命线。提升论文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术论文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是论文的编校质量。《财经法学》在第一个方面的做法是激励学术编辑多投入时间,从学术方面多提专业意见,通过不断地修改以提高论文学术质量;在第二个方面,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即在提高编校待遇的同时,建立差错扣分机制,对差错实行零容忍。
在评议环节,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研究员和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教授对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评议。
周汉华研究员指出,期刊的主要功能是引领研究方向、培养新人和推动实践创新,不应当以影响因子作为判断学术论文的唯一标准,应当关注学术论文的内容与质量,提携学术新人,推动实践创新。目前,刊物被影响因子牵着走,导致应有的功能无法发挥。每家杂志既是受害者,也是推动者。法学期刊研究会在引领学术发展方向上大有可为,应积极承担历史责任。
王锡锌教授指出,法学期刊的角色定位要充分考虑其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的角色,但也要充分考虑其法学思想和理论的对话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种角色认知基础上,法学期刊既要坚守阵地,更要有面对挑战和问题的担当,有鼓励宽松讨论的魄力,避免将法学理论探讨和问题展开等学术行为政治化的简单做法。在坚守和开拓之间,推进法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助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事业。
专题研讨二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学家》副主编杨建顺教授主持。
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期刊评价中心主任林士平编审作了题为《法学期刊的编辑创新与把握学术话语权》的专题报告。他从法学期刊的缘起与历史作用出发,对新中国法学期刊的创新作用进行了总结;提出新时代法学期刊的历史使命主要体现在消除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促进法学期刊的健康发展,以及加快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三个方面;并对征集稿源、打造栏目、审查稿件、修改稿件、确定稿件、校对稿件、审读清样以及网络传播等八个环节角度出发,对法学期刊编辑如何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把握学术话语权提出了具体的编辑策略与方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社科分社期刊部主任李晴作了题为《我国法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建议》的专题报告。她基于“期刊影响力指数”这一评价指标,对我国法学期刊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进行了多维度多角度的综合分析。针对法学期刊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出版规范,做好编辑工作,提高文献被检索、下载的概率”“解决语言障碍,注册国际通用编码,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国际化办刊视野”“压缩出版周期,提高文献出版的时效性,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数字出版”“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优势劣势,辅助解决期刊问题”,以及“加强数字化、平台化办刊,提高编校质量,提升办刊效率”等建议。
《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编辑部副主任孙妹作了题为《法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因素分析》的专题报告。她基于“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的数据,展示了2016-2017年法学期刊整体被引情况;通过对19家代表性法学期刊的被引情况、被引文章学科分布、热点问题和特色栏目、高被引作者,以及高被引文章的基金课题的分析,总结了19家法学期刊的共同特征及变化规律。她指出,分析再次印证了法学核心期刊是法学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在引领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评议环节,《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教授提出,学术研究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学术导向。政治方向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底线不能触碰;学术导向是基于正确的政治方向来科学辨别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积极倡导学术创新、鼓励学术争鸣,特别是针对新兴技术革命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新趋势,针对国家信息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等,进行积极的理论回应和对策研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此外,对法学期刊的学术评价,应该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适当增加刊发青年学者(包括博士生)论文、刊发基础学科论文的权重考量,从而推进法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步。
云南大学法学院沈寿文教授对几位发言人的报告一一作了点评。并指出学术话语权除了坚持意识形态的底线外,主要还得依靠学术创新,要有学术思想。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政治与法律》主编徐澜波教授主持。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新宝教授回顾了全天的会议流程并做了会议总结。张新宝会长再次向云南大学、云南大学法学院以及参会人员表达了感谢。他提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消化、领会并贯彻文显主任重要讲话的精神,各法学期刊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坚持学术民主、学术公正,服务全面依法治国,繁荣和引领法学研究。
云南大学法学院杨舒然书记作闭幕致辞。她向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协办方以及参会人员表达了感谢,宣布本次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