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11-21今天是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

日期:2021-08-09 来源: 作者:qkw

image.png


·学术述评·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西方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货币政策规则分析

作者陈昆亭,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炎,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特聘教授。(昆明  650221)



历史唯物主义的未来性向度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未来性曾遭遇历史冻结和直观消解的哲学命运,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拯救未来性之路。第一次把作为自为性、目的性和超越性存在的人及其未来发展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予以哲学观照,把人类历史生成着的超越意识、自由意识和希望意识纳入现实活动中作出实践理解,从而开启了未来性问题研究的新路径并开创了新的理论局面。可以说,未来性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个必然的思想延伸和逻辑展开。未来性集中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本体求索的意向、实践批判的精神和终极关怀的情结,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彰显未来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能够从未来性出发反观和审视历史性、现实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性  现实性  未来性

作者旷三平,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衡阳  421001)。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人文反思评析

摘要: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文学科反思西方史学理论的成果表明,现代“理论”概念与其古典含义之间存在连续性。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统摄于“观看”范畴。作为一种对历史本体的整体性“观察”,“历史理论”不仅注重认知维度,而且强调伦理和审美维度。在史学研究中,“狭义的史学理论”是对历史知识内在本质的“观看”,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作为一种对知识前提或假设的分析和批判,“狭义的史学理论”有利于“历史理论”的合理化和明晰化,但也可能导致后者人文魅力的削减。对于史学实践来说,“狭义的史学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是根本性和构成性的。历史研究应是经验性范畴和超越性范畴相统一的活动。构建一种令人信服的中国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还需要加强“史学理论”的开拓与创新。

关键词:史学理论  历史理论  狭义的史学理论

作者董立河,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

“活的”文献:古典文献学新探

摘要:在中国古代“治书之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典文献学,是以“治书”方法与技术为核心的工具学科。古典文献学在为其他学科提供可靠文本与资料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本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学术追求。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献本身,而不仅仅是整理文献的方法与技术。文本性、物质性、历史性与社会性是文献最重要的四个性质,古典文献学应该是对文献四方面性质的整体研究。纵向分析文献的历史性,横向揭示文献的社会性,将文献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或可尝试建立一种整体的“活的”文献研究。

关键词:“活的”文献  文本性  物质性  历史性  社会性

作者冯国栋,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杭州  310028)。

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

摘要:苏秉琦先生的社会演进理论是当前中华文明探源工作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受到学术界广泛推崇。不过,论者关于其中“古文化”“古城”和“古国”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不清晰,关于它们与“原始文化”“史前文化”和“文明”等传统概念之间的关系缺乏准确一致说明。有的时候,那些界定与说明之间,逻辑上还互相抵牾。而且,“三历程”“三部曲”与“三模式”三大板块描述用语不一致。“三部曲”是一个文学用语,并不十分适宜用来描述人类社会演进过程的规律。尤其是,苏先生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忽略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程序。这类问题严重影响了苏秉琦社会演进理论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有必要加以辨析和澄清。苏先生理论的创立处于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开展的早期阶段,受到当时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等方面的限制。后人应该使用更为严格的科学程序与科学方法解决理论包括概念创新问题,不断推出更加符合中国本土实际并且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文明与国家起源理论。

关键词:苏秉琦  古文化  古城  古国  文明  科学程序

作者易建平,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州  510631)。

依宪立法原则与合宪性审查

摘要:依宪立法作为立法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推动合宪性审查的逻辑前提和制度基础。依宪立法具有正当性基础,价值目标明确,作为立法工作的基本原则,目前制度上并未明确予以确认,但从依宪治国的价值要求和依法立法原则的制度构成审视,将依宪立法原则确立为立法工作的基本原则具有法理上的必要性和制度上的可行性。从依宪立法原则与合宪性审查的逻辑关系、依宪立法原则的价值要求、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的制度界限三个维度可证明,在制度上确认和坚持依宪立法原则,有助于消除阻却合宪性审查的制度短板,为合宪性审查提供理论方案。从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立法制度审视,真正影响合宪性审查工作有效启动的是立法监督制度中存在的“强合法性审查”与“弱合宪性审查”之间的价值错位。要真正解决“弱合宪性审查”状况,最高立法监督机构需充分发挥宪法解释维护法制统一的功能,通过宪法解释和法律解释的方式来解决频繁修改法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将依宪立法原则作为最高国家立法机构立法的基本准则,在尊重宪法权威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合宪性审查,全面有效地推动宪法实施和监督。

关键词:依宪立法  依法立法  依宪治国  合宪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

作者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09)。

论数据用益权

摘要:数据权属及其分配规则不清,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未来应根据数据要素市场对数据积极利用的巨大需求,借助自物权—他物权和著作权—邻接权的权利分割思想,容纳作为现代新兴权利客体的数据。根据不同主体对数据形成的贡献来源和程度的不同,应当设定数据原发者拥有数据所有权与数据处理者拥有数据用益权的二元权利结构,以实现数据财产权益分配的均衡。数据用益权既可以基于数据所有权人授权和数据采集、加工等事实行为取得,也可以通过共享、交易等方式继受取得。数据需要依托具有公信力的公共数据平台、数据中间商进行交易与共享。数据用益权包括控制、开发、许可、转让四项积极权能和相应的消极防御权能,在公平、合理、非歧视原则下行使各项权能可以平衡数据财产权保护与数据充分利用两种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据用益权  数据所有权  数据财产权  权利分割  数字经济

作者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

中国舆论观的近代转型及其困境

摘要:由于舆论关乎政治合法性、权力秩序和治乱之道,先秦即形成了多重面向的舆论观:民心至上的“民本主义舆论观”、民意可惧的“恐舆观”、民智不足的“轻舆观”。这些观念一直延展至明清,强调秩序优先、价值理性优先、教化德化优先,却终难跳脱“疏堵悖论”。清末民初舆论观发生现代转型,初步标划了以舆论进化促成国族进步的观念地图,却于历史实践中遭遇了舆论“暗面”的遮覆。这一问题常表现为话语竞争转向公共对话之困,舆论、公意与公共利益的错位等。此中最紧要者,乃古已有之的舆论理性品质及其导向共识的可能性问题。

关键词:舆论  理性  共识  观念史  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87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潜在经济增长率

摘要: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40多年经济结构转型和跨国历史经验,对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转型和细分行业的生产率收敛进行估计,预测2030年不同场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率。结果显示,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3.9%—4.5%的健康水平。随着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劳动力从工业持续流入服务业,将削弱部门间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较高的高技能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收敛速度将成为新增长动能,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这为中国积极应对当下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视野和框架。

关键词:潜在经济增长率  产业结构转型  劳动生产率  无条件收敛

作者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083);张龙梅,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花旗特聘访问教授(北京  100085);彭道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26)。

“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

摘要:现代化是一个“离家出走”的过程,故现代社会科学也表现出远离“家”而拥抱个人主义的倾向。但事实上,“家”从未离开西方的学术和实践。在中国,无论是在传统儒家文明还是在近代以来文明重塑进程中,“家”虽时有变动但亦未脱离其在社会和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总体性位置。因此,推进“文化自觉”和社会学中国化,“家”是一个关键的切入点。从“家”出发构建中国社会理论,不仅要将“家”当作实体,更要将其作为“方法”:一方面揭示“家庭隐喻”的多重面向,即基于血缘纽带引申出的自然情感、支配和家政,厘定它们在伦理层面的纠缠及其结果;另一方面运用中外比较、理论与实践结合、古今互鉴的方法,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中,透过“家”来探索中国文明的总体性格、变迁及具体实践形态。

关键词:家庭隐喻  血缘  自然情感  支配  家政

作者肖瑛,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  200444)。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